清明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 一。“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中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8天就是清明节气。在古人的观念里,108是代表完满、吉祥、久远、高深的大数,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义。
清明的得名,不仅缘于万物此时的生长清洁明净,也缘于这一时期的太阳也是清新的太阳,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
作为节气的清明,此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了。
一、健康踏青
清明有很多习俗,如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其中,踏青是在冬去春来,春暖花开之际,人们寻找春天、增加户外活动的好时机。著名诗人杜甫就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的绝句。
踏青,可以踏出健康踏走疾病。清明时节,气温转暖,郊野春游,做些轻微活动,可以增强下肢肌肉和筋键的活力,灵活百骸,使气血运转,冠状动脉血循环得到改善。清明时节,芳草萋萋,心恋崎岖,信步闲游,全身都会受到震荡,这种震荡可以防止血管壁出现沉淀物,加速里面渣滓的散退。有节奏的步行,低频、适度的颤动,对内脏器官更能起到按摩的作用。清明时节,春和景明,大地绿遍,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大气中的“长寿素”――阴离子较多,是调整人体代谢的天然“药物”,更是治疗精神紧张的理想“解毒剂”。虽然,踏青有这么多的好处,也要避开误区、健康出行。
享受阳光的同时要当心日光性皮炎。日光性皮炎通常会在春季初次受到较强日晒后发病。尤其过敏性体质的人更要引起注意。户外活动时要尽量穿长袖衣裤,还要携带防紫外线太阳伞,皮肤裸露的地方最好搽上防晒霜。对花草过敏的人,不要在花草丛中穿行。
出外就餐防止胃肠道疾病。有些家庭出游,喜欢自带熟食,或者在外野餐。一定要注意饮食安全。出外旅游最好携带有密封包装的食品,尤其是肉类食品,比面包、饼干类食品更容易变质。打开包装的食品应尽快吃完。在外野餐时要尽量做好手的卫生。少吃生冷食物,避免急性胃肠炎的发生。
踏青登山一定要量力而行。冬天人们活动较少,筋骨还没有完全舒展。踏青登山不能追求过急过快,以免损伤关节、韧带。如果身体不适或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肺气肿、等疾病,都不要逞强登山。登山要根据个人的体力和身体素质而行,很多人平时很少锻炼,不要逞强好胜地一鼓作气爬上去,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一定要量力而行。
二、文明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是清明节的重要内容。其习俗由来已久。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扫墓,为的是祭奠亲人。流传几千年的祭奠习俗本来就是因时而异,如今祭奠也要与时俱进。祭奠是传承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优良传统,发扬重亲情、重家庭、重孝道的传统美德,只要祭奠的本心不变,祭扫的方式并不重要。
网络祭奠就是很好方式。网络祭奠不仅可以向先人表达敬意和孝思,而且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加强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沟通,增进了解、强化亲情、维护团结,增强凝聚力,从而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永久记载着祖祖辈辈的光荣历史,让散居在全球的后人都可在这个平台上了解祖辈光辉业绩及其未竟之业,以此激励后代不断追求和努力奋进。
还可以有其他的一些纪念方式。如音乐祭祀:播放逝者生前最喜爱的歌曲,表达对故人的缅怀之情。鲜花祭祀:用逝者生前最喜爱的鲜花祭扫,或参加各公墓组织的“鲜花换烧纸”活动。植树祭祀:通过植树祭奠故人。家庭追思会:将逝者生前的照片、录像资料制作成光盘,组织家庭成员观看,进行往生回忆。
三、清明养生
1、清明养生要注意合理饮食。
饮食对身体健康有重要意义。古人云"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四季不食脾,如能不食此五脏,乃顺天理"。
说的是春季不可对肝脏进补,以免使肝气过旺。唐代名医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当春天来临之时,人们要少吃点酸味的食品,多吃些甜味的饮食,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补益人体脾胃之气。
中国医学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气健旺,人可延年益寿。但春为肝气当令,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肝属木,脾属土,木土相克,即肝旺可伤及脾,影响脾的消化吸收功能。
中医又认为,五味入五脏,如酸味入肝、甘味入脾、咸味入肾等,因此若多吃酸味食物,会加强肝的功能,使本来就偏亢的肝气更旺,这样就能伤害脾胃之气。
有鉴于此,在春季人们要少吃些酸味的食物,以防肝气过于旺盛。而甜味的食物入脾,能补益脾气,故可多吃一点,如大枣、山药、锅巴等。
春天,肝阳上亢的老人,特别容易出现头痛、昏眩,这就是祖国传统医学所说的"春气者诸病在头"。老年慢性气管炎也易在春季发作,饮食防治方法是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补肾、养肺的食物。
春季多风,清明时还应该从抵御外风的角度挑选一些食材。肉片、皮冻等带皮一类的东西,此时食用可以有效起到美容、固表,防止外邪侵袭等防风的作用。例如,用黄豆炖肉皮,黄豆里有雌激素,把肉皮里的胶质煮出来,加上作料,不仅顺应节气,而且适合女性养颜。
清明时节,气候温和,有时也会出现干燥上火等不适。此时,可以吃一些有药理作用的野菜。
苦菜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有生长,又有叫苦蕈菜、苣菜、败酱等。苦菜顾名就能知其属性是味苦性寒,清热凉血,解毒,消肿排脓。苦菜中还含维生素C及大量铁质,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B及钙、磷等。此时食用清热凉血,降内热减少因内热而外感风寒的疾病。
荠菜,也是十字花科植物的带根全草,具有十字花科的植物抗氧化的能力,在盛产的季节吃鲜又有保健功效,可为一举两得了。荠菜又叫护生草、荠、芊菜、鸡心菜,目前除野生外,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在传统医书中皆有记载如:《本草纲目》:“明目益胃”;《名医别录》:“甘、温,无毒。和肝气,和中为上品”;《日用本草》:“凉肝明目”。也恰在春季调养肝之时,食点荠菜正适时令。
荠菜味甘性平,内含草酸、酒石酸、苹果酸、延胡索酸、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及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等,荠菜酸有明显的止血作用。那么荠菜能凉肝止血,明目降压,利湿通淋,常应用于痢疾,水肿,淋病,吐血,便血,目赤疼痛等症。
2、清明养生要注意起居
清明时节,天气转暖,不可在家坐卧太久。中医认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坐伤肉”,应该量力而行,多到户外活动,多呼吸新鲜空气。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情,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
这个节气衣着要适当,要随着气温的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预防感冒。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这个季节也是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要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场所,减少感染的机会。
一年之季在于春,清明时节做好养生保健,可以让您健康一整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