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87年美国FDA批准首个他汀药物应用以来,他汀的益处已逐步被人们所知晓。十多年来,几个举世瞩目的国际大规模冠心病防治试验的完成,证实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且能使已经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展减缓,甚至减退,从而打破了冠心病不可逆转的传统观念,由“他汀”引发的一场血脂革命在全球兴起。近年来,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即“降脂以外的获益。
他汀类药物可能延缓吸烟者及既往吸烟者的肺功能下降,他汀类药物的这种作用与研究对象基础肺疾病种类无关。
使用他汀类药物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生存率提高相关,联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更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多数研究支持他汀对感染及脓毒症患者的有益作用。。
他汀可改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内皮细胞功能及动脉僵硬度,降低RA活动性,减少肿胀关节个数。因此,他汀可选择性应用于病史较长、心血管风险增加的活动性RA患者。
他汀应用于冠心病(CAD)、糖尿病,或心血管高危的非CAD患者,可降低其卒中风险。
应用他汀者的房颤发生风险显着降低[比值比(OR)=0.39]。其中,他汀对房颤二级预防的作用最为显着(OR=0.33),其次为预防新发及手术后房颤发生(OR=0.60) 。
接受他汀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全因死亡率(36%对16%),以及猝死发生率(5%对22%)显着较低。他汀治疗者的无猝死生存率较对照组高2.3倍。
UCSD他汀试验表明后,此类药物可能还具有降压作用,进而对心血管系统发挥有益影响。在本研究中,他汀治疗使血压下降2-3mmHg。
然而,他汀并非“神奇药物”,任何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应用他汀的同时,需警惕其致肌腱病变、致口腔不良反应、致横纹肌溶解不良反应发生。十余年的循证历程表明,不但他汀的疗效得到丰富循证依据的支持,而且对他汀不良反应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迄今他汀的安全性也得到充分的肯定,肯定和倡导他汀的安全性不等于每一个具体的服用他汀个体都不会发生安全问题。随着他汀降脂循证依据的不断累积,他汀的临床应用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患者接受他汀治疗,因此发生不良反应的绝对数量也将会上升,从这个意义上讲,应重视他汀安全性监测与不良反应的处理。因此正确认识他汀的安全性对于贯彻临床指南、推动临床降脂实践非常必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