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辨证是温热病辨证方法之一。清代吴塘根据《内经》三焦部位划分的概念,在叶天士《温热论》卫气营血分证的基础上,结合温热病的传变规律总结出来的。吴塘在《温病条辨》一书中,以“三焦”为温病的辩证纲领,将卫气营血贯穿其中,着重阐述三焦所属脏腑在温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并以此概括症候类型,作为辨证论治的概括。以三焦辩温热病的传变,则病始于上焦,次传中焦,终于下焦。其病证,上焦包括肺与心包的证候,中焦包括脾与胃的证候,下焦包括肝与肾的证候。
温热病是感受四时不同温热病邪所引起的急性热病的总称。由于四时气候变化不同,感受病邪有异,患者素质及其体质反应性也不一样,因而发生温热病各具特点,类型很多。但就其病变性质来说,不外温热与湿热两大类。湿热与温热虽有共通之点,但也有不同之处,温热有关热类病变多与卫气营血辩证重复,故不在此多述。湿热以湿为主,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湿邪常留连于卫、气之间,不易伤阴而成营血之热,且湿性重浊下流,常沿上、中、下三焦部位相传而自成规律,故湿热病用三焦辨证则更较适宜。就外感湿热病来讲,三焦分证也可以说是根据湿邪的特性,以及三焦本身是水湿通路这一功能特点而确定的。通过湿热伤人的重点脏腑部位和先后顺序,划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同时又是湿热病的初、中、末三个阶段。
一、上焦湿热
上焦湿热是湿热伤人的初期阶段,其证属表,病位在肺与皮毛。由于湿与脾胃有密切关系,故上焦湿热往往兼有脾胃与肌肉之湿的见症。开始热像不甚明显,重点只在于湿,一般须在数日后,才有较明显的热像出来。例如感冒初期,浑身重浊不适,关节酸痛无力,不思饮食,一般为湿热之邪侵袭所致。
临床表现:恶寒重,发热轻微,或不发热,或午后发热,头重如裹,肢体困重。胸闷无汗,口粘不渴,脘痞纳呆,或见肠鸣便溏,苔白腻脉濡缓。
病因病机:多因感受湿邪,湿郁肌表,内困脾气所致。卫阳被郁,故恶寒重而无汗。湿热郁蒸,故午后发热。湿困于上而头重如裹。湿困肌表则肢体困重,湿阻胸阳,气机不畅故胸闷。湿盛津未伤,故口粘不渴,湿困脾胃,受纳运化失职,故胸痞纳呆,肠鸣便溏。病在初起,湿浊尚未化热,气机为湿所困,故舌苔白腻脉象濡缓。
治法:温散表湿,方如藿香正气散(藿香 紫苏 白芷 大腹皮 茯苓 白术 陈皮 半夏 厚朴 桔梗 炙甘草 生姜 大枣);热像已显者,治宜宣化湿热,方如藿朴夏苓汤(藿香 豆豉 赤茯苓 泽泻 杏仁 白豆蔻 薏仁 厚朴 半夏)。
二、中焦湿热
病入中焦,为湿热病中期阶段,以湿伤脾胃的病变为主。因脾恶湿,湿又最易困脾,脾胃受伤则脾的运化胃的收纳功能必将因之而受到损伤;又因肌肉与四肢均为脾所主,故中焦湿热,以消化道病变及四肢肌肉酸困重浊为主要临床表现。
中焦湿热有三方面转归:一是湿热从阳化燥,转属温热病的气分证,或邪热伤阴而为营血之热;二是从阴化寒而发展为寒湿证;三是既不化燥又未化寒,而仍以湿热特点传入下焦,即构成下焦湿热证。
临床表现:身热不扬或汗出热减,继而复热,或午后热甚,肢体困重,胸脘痞闷,呕恶不饥不食,口渴不欲多饮,面色萎黄,或面目淡黄,神呆少言甚或神昏不清,鸟短而赤,便溏不爽,苔灰白带黄,脉濡数。
病因病机:由上焦湿热传来,或由感受暑湿之邪,内伤脾胃所致,也可因饮食不节,化生湿热而成。热在湿中,湿热郁蒸,故身热不扬,午后热甚。湿热缠绵不易分解,故汗出热减继而复热。湿热困郁,气机不畅,升降失常,故胸脘痞闷,呕恶不饥不食,热伤津,湿胜热,故口渴不欲多饮或竟不渴。湿郁热蒸则面目发黄;湿热阻滞[窍,故神呆少言,甚则神识昏迷。湿热阻滞中焦,脾运不健,气失通畅,故小便短赤,大便塘泻而不爽。
治法:清化湿热宣通气机。方如甘露消毒丹(滑石 茵陈 黄芩 石菖蒲 木通 川贝母 射干 连翘 薄荷 白蔻仁 藿香)或三仁汤(杏仁 白蔻仁 薏仁 厚朴 通草 滑石 竹叶 制半夏)。
三、下焦湿热
下焦湿热一般是从中焦传来,病变重点在大肠和膀胱。临床症状以二便异常为主。
临床表现:小便不通,渴不多饮,或大便不通,小腹硬满,头胀昏沉,苔灰白黄腻脉濡数。
病因病机:湿热之邪传入下焦,阻滞膀胱与大肠,使膀胱气化失职,大肠腑气不通所致。湿热蕴结膀胱,气化失职故小便不通。湿聚于下,津不上承,故渴不多饮。湿阻大肠,传道失职,腹气不通,故大便不通小腹硬满。湿热蕴结,湿浊不能外泄,上蒙清窍,故头胀昏沉,舌苔灰白黄腻脉濡数都是湿热之象。
治法:淡渗分消,方如茯苓皮汤(茯苓皮 生薏仁 猪苓 大腹皮 白通草 淡竹叶);或导浊行滞,方如宣清导浊汤(猪苓 茯苓 寒水石 晚蚕砂 皂荚子)。工作中遇到泌尿系感染、慢性肠炎、菌痢等以及一些妇科疾病常常用三焦辨证取得了很好疗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