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位于鼻腔的内侧壁。外侧壁是上、中、下三对呈叠瓦状排列的鼻甲,它们也是鼻腔的重要结构。鼻中隔的构成:三层,中间是软骨和骨拼接成的平板,两侧覆盖黏膜,就是扒开鼻孔照镜子看见的粉红颜色的“肉”。软骨和骨的平均厚度是1mm-2mm。靠近鼻孔位置的部分为前部,主要是方形软骨,就是形状大概是方形的软骨。后部主要是筛骨垂直板,是真正的硬骨,上面与颅底一块叫做筛板的骨板相连。下部及后下部还有叫上颌骨鼻嵴和犁骨的骨板。黏膜下有细小的动静脉血管网,负责滋养鼻中隔。
鼻中隔的作用除了把鼻腔一分为二,还可以支撑鼻梁。如果鼻中隔长歪了,或受伤弯曲变形了,鼻腔就受到阻塞而变狭窄了,这样会直接影响鼻腔的通气功能。如果鼻腔通气不好,人就不能很顺利地呼吸新鲜空气,不能补充身体血液里的氧气,大脑、心肺功能就会受到影响。这时候,有人就总感觉鼻子不通气、憋气、不舒服;有人跑步时感觉气不够用;有人晚上睡不好,打呼噜,第二天起床后口干(因为张口呼吸),白天犯困,头晕,全身没劲,甚至胸闷、气短。有时候,鼻中隔长歪了或弯曲变形了不仅影响通气,还影响容貌。
鼻中隔的另外一个作用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鼻中隔的黏膜和鼻甲黏膜一起对吸入鼻腔的空气进行加温、湿化、除菌、杂质过滤。经过鼻中隔处理,到达人体咽喉部的空气是温暖的、湿润的、清洁干净的。鼻中隔的黏膜上皮是由柱状纤毛细胞和腺细胞组成。腺细胞分泌黏液,均匀分布在鼻黏膜表面,形成黏液毯。每个纤毛细胞头顶上有约200-300根纤毛,纤毛浸泡在黏液中,向芦苇在湖水中一样。纤毛不停地前后摆动,推动黏液毯向鼻腔后部-鼻咽部移动。进入鼻腔的杂质、异物、病毒和细菌等落在黏液毯上,被送到鼻咽部,最后随痰吐掉或被吞咽到胃里,被胃酸消化掉。黏液中还有免疫球蛋白和溶菌酶,起杀菌和抑菌作用。鼻黏膜丰富的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黏液湿化空气。
鼻中隔偏曲手术方法分为传统手术和微创手术。传统手术有:1、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就是将鼻中隔软骨和骨两侧覆盖的黏膜剥离开,暴露出偏曲部分软骨和骨,将其切除,保留前缘和上缘10mm宽度的L形支架。这种方法创伤相对较大,术后的我只剩下两侧的黏膜,如果术中偏曲严重,剥离不顺利有撕裂的地方,容易出现鼻中隔穿孔。2、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手术方法跟前一种一样,但取出的软骨和骨经过修整后又放回到两层黏膜中间,这样我更结实些,穿孔的概率小些。传统术式的另外一个并发症就是鞍鼻畸形,俗称塌鼻梁。如果鼻中隔偏曲严重,为了彻底矫正偏曲,切除了过多的软骨,导致其对鼻尖和鼻梁的支撑作用减弱,形成塌鼻梁。微创手术就是鼻内镜下减张法鼻中隔整形术。这种术式是基于鼻中隔偏曲的原因而设定的。鼻中隔偏曲有外因和内因。外因是:鼻中隔方形软骨周围骨框偏曲而小,使得方形软骨在发育过程中为适应这个骨框而向一侧鼻腔偏曲或向两侧呈S行弯曲。这种因素占大部分。内因是鼻中隔本身扭曲,或局部形成嵴或棘。术中只分离一侧黏膜,暴露全部软骨和骨,从它们自然接缝处将方形软骨从周围骨框中松解出来,展平,将下缘多余的软骨条切除,使其能自然顺利地调整到中间垂直位置。将后方筛骨垂直板、犁骨和下方的上颌骨鼻嵴骨折后调整到中线位置,去除多余的骨质,与方形软骨对接,这样,鼻中隔的黏膜-软骨、骨-黏膜三明治式结构没有变。再加上方形软骨与另外一侧黏膜没有分开,不会移动位置,进一步保证了其对于鼻背和鼻尖的支撑作用。这样出现塌鼻梁和鼻中隔穿孔的概率更小。对于鼻中隔本身局部的扭曲,在扭曲部位做减张切口,就可解决问题。对局部的棘,局部分离切除棘即可。如果鼻中隔的偏曲影响了鼻子外形,这种方法即可以改善通气也可以改善外形。术中可以用取出的软骨条和骨条作为加高鼻小柱(在鼻中隔前端,两鼻孔中间,与鼻尖的高低有关)的材料,使鼻尖高挺。总之,鼻内镜减张鼻-鼻中隔整形术,有以下优点:微创,省时,使用自体组织,省钱,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最小。无论是哪一种手术,都可以局麻,也可以全麻,各有利弊。局麻节省手术时间和费用,避免全麻风险。但术中患者会有一些疼痛感,一般能忍受,胆小怕疼的人无法坚持配合手术。全麻下手术患者无知觉,无恐惧感,医生可以从容手术,缺点是需要增加全麻的时间和术后苏醒恢复的时间,增加麻醉费用,如果气管插管麻醉,增加插管的风险。手术在门诊可以做,做完当天回家。但由于医保报销比例门诊比住院小等原因,大多数患者住院手术,约5-7天。
虽然鼻中隔在鼻腔中间,也容易受伤。鼻部用力撞击会导致我骨折、变形。不正确的鼻腔用药和经常用手指挖鼻孔,会使黏膜糜烂甚至穿孔。黏膜破了,会鼻腔出血。因此,需要您好好保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