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能够减少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还可以显著减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肥胖、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因此,体育活动是一种预防和治疗疾病有效的、低成本的生理性方法。适量的运动可以减少15%~39%的心血管病、33%的卒中、22%~33%的克隆病及18%的因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中老年人健身运动量应为轻-中度的动力性运动。这些运动能够增强肌力和增强关节的功能。哈佛女毕业生健康研究发现4200KJ/周(相当于每天运动30分钟,每周4~5天)的系统锻炼能减少20%的死亡率。中等量的运动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死亡率,相当于每周快走3~5小时、慢跑2~3小时或赛跑1-2小时。下列情况不能做体育训练:不稳定心绞痛,严重的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进行性心衰,不能控制的心率失常,近期发生过栓塞事件,心包炎和心肌炎急性期以及严重的未控制的高血压。
中老年人的体育运动应该是健身性或治疗性的。运动量必须依据自己的运动耐量而定,应依照计划循序渐进,从事那些简单易行的运动,理想的运动形式是那些动力性、场地固定、对心血管系统中低需求的运动,一般推荐有氧运动,例如:步行、慢跑、太极拳、有氧健身操、健身舞蹈、走跑交替、上下楼梯、骑自行车、游泳等。身体健康的中年人可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老年体弱者和以及心脑血管病患者宜进行小强度的运动,控制在50%-70%最大耗氧量之间,不宜过高。心率和最大耗氧量是目前评价运动强度简单易行的指标,运动时目标心率计算公式:(220-年龄-安静心率)×目标运动强度(最大耗氧量/%)+安静心率。例如:60岁的人安静时的心率为70次,目标运动强度为60%耗氧量,他的目标心率为:(220-60-70)×60%+70=124次/分。
冬天进行户外运动,可调节新陈代谢机能,增加热量产生,增强大脑皮质兴奋和体温调节,因而冬炼是抗寒护阳的重要方法。但是,我省冬季气候寒冷,中老年人在冬季运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环境。冬季锻炼的最佳时间应是上午9至11点钟左右或下午2至4点钟。并且要选择没有雾的时候进行。早晨不宜在树丛中锻炼,因为没有阳光照射,树木本身的呼吸作用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长期在树林中锻炼会出现头昏、身体不适的感觉。2.要注意保暖。老年人体温调节功能下降,末稍循环差,抗寒免疫能力远不如年轻时强,因此,容易受冷空气或风寒侵袭而引发多种疾病,因而,老年人冬炼不可忽视保暖。运动锻炼开中老年人在运动时最好穿多层、轻质、保暖性好的服装。若其间出汗过多,应及时更换内衣,切忌穿着汗湿衣服在冷风中逗留。对脸、鼻、耳朵、手等除了经常搓、擦、按摩外,还可以抹些防冻膏来保护。3.开始运动时不宜张大嘴巴呼吸,否则大量冷空气进入腹腔,会引起胃痛,冷空气直接刺激咽喉和支气管的黏膜,会引起咳嗽或诱发呼吸道疾病。4、要注意安全。老年人冬炼前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要有充分的认识,最好作一次全面身体检查;如有心、肺、脑等器质性疾病应按医嘱进行锻炼,并随身携带急救药品,争取结伴或集体活动。运动中若出现头晕、胸痛、心悸、脸色苍白、盗汗等情况时,应立即停止运动。5、不要空腹锻炼。运动需要消耗很多能量,而能量主要来源靠脂肪的分解,空腹运动时,人体血液中游离脂肪酸浓度会显著增高。老年人由于心肌能力降低,过剩脂肪酸带来的毒性往往使老年人产生心律失常,使肝脏合成的甘油三脂增高,会引起和加剧老年人的冠心病、动脉硬化症。因而,早晨锻炼应吃些食物和喝杯温开水为好,要注意避开饭前半小时、饭后一小时以及睡觉前一小时内进行运动。6、运动后不宜立即坐下休息,不宜立即大量饮水,不宜马上洗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