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门体限制性分流术(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人工血管分流术简称肠腔分流术,脾静脉-下腔静脉人工血管分流术简称脾腔分流术)后人工血管分流道狭窄或者闭塞的原因,分析经皮穿刺血管腔内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及腔内血管外科对门静脉高压症病人行门体限制性分流术后人工血管分流道狭窄或闭塞24例(肠腔分流术19例,脾腔分流术5例)临床资料。 结果 24例门静脉高压症门体限制性分流术后分流道狭窄或闭塞的病人中, 7例为术后1周内分流道急性血栓形成,均给予血管内置管接触溶栓术;9例为术后1~8年出现分流道狭窄,均为人工血管-肠系膜上静脉吻合口狭窄,给予球囊扩张或(和)支架成形;8例为术后1~4年出现分流道闭塞,成功开通6例,行球囊扩张或(和)支架成形,失败2例,均为导丝导管无法通过人工血管-下腔静脉吻合口。同期行胃冠状静脉或(和)胃短静脉栓塞者13例。治疗成功者术后症状改善明显。 结论 应用经皮穿刺通过“股静脉-下腔静脉-人工血管-门静脉”途径血管腔内治疗(置管接触溶栓治疗、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等)门体限制性分流术后,分流道狭窄或闭塞病人创伤小,成功率高,疗效显著。郑州大学一附院血管外科王志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