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顾名思义,是耳朵里的粑粑。很多人爱干净的人士认为,耳朵里的屎是脏东西,一定要把耳朵掏得干干净净的,心里才舒服。这样做对吗?
耳屎,又名耵聍,是外耳道皮肤里的耵聍腺分泌的淡黄色粘稠物,大部分人的耵聍在空气中干燥后呈薄片状,或粘在耳道皮肤上,或脱落在耳道内。少数人的耵聍呈暗褐色粘稠油脂状,俗称“油耳朵”。
耳屎之所以存在,有它存在的价值:
1、耳屎有特殊气味,能阻挡小飞虫之类的小动物进入耳内;
2、耳屎能保护外耳道皮肤,粘附外来物,如头发、灰尘、水等。正常情况下,耳屎能随咀嚼、讲话能自行排出,无需处理。
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掏耳朵呢?
1、耳屎太多凝结成团块,堵塞外耳道,影响听力;
2、耳屎粘在耳膜上,吃饭、咀嚼时耳内轰鸣;
3、油耳屎;
4、有耳痛、耳鸣、听力下降等不适,影响医生检查耳朵时。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不能自己掏耳朵或让其他人(医生除外)协助掏耳,即使有带发光的挖耳勺。
如果让非专业人士掏耳朵,会有哪些危害呢?
外耳道是一条略微弯曲的通道,最深部是鼓膜。首先,掏耳者非专业技术人员,用力不当有可能会掏破耳道皮肤,导致耳道流血甚至感染(一旦感染,那是疼得觉也睡不着的);其次,有可能戳破鼓膜导致鼓膜穿孔、听力下降,甚至并发中耳炎(鼓膜对我们好关键、好重要,一定要保护好它哟);再次,掏耳朵的工具一般非常简陋,如头发、火柴棒、小树枝、挖耳勺、棉棒等,都不能做到很严格的消毒(这么粗暴地对待我们的耳朵,想想都肝儿疼),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很多人会共用掏耳工具(采耳的地方很多见),会传染疾病的哦。人乳头状瘤病毒最为多见,会越长越大,会传播种植在耳道其它地方,堵塞耳道,影响听力,手术切除容易复发。最可怕的一点,它会癌变!
看完这些,您一定胆战心惊吧?掏个耳屎还这么多危害,怪吓人的!害怕就对了,没事别乱掏耳朵(不掏好痒啊!忍着,或者来找我!),如果有需要,一定要到医院找专业的耳科医生来处理,我们都有一双无比灵巧的手,掏耳屎对我们来说so easy!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