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肝胆欲烈,披肝沥胆,侠肝义胆,是常可听到的词语,这些语言反映出肝胆关系之密切。从人体解剖看,肝与胆是两个最临近的脏器,肝胆动脉相连,管道相通,胆附肝而生存,肝分泌的胆汁需胆囊进行浓缩和排泄。肝脏有病时可牵连到胆,胆囊有疾时亦可祸及到肝。肝与胆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
可为什么医学科普对肝脏的常识宣传的多而对胆囊的情况介绍的少呢?因为多数医生认为胆囊疾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是一种熟悉的疾病。其实胆囊疾病也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存压力的不断增大而使发病率不断增加,也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使病情越来越复杂,所以今天的胆囊疾病也为现代生活病之一,要多加关注,以保证一方的健康。
胆囊具有浓缩、储存和排泄胆汁的重要功能,胆汁具有帮助脂肪消化和吸收的作用。常见的胆囊疾病有胆结石、胆囊炎和胆囊息肉样改变。胆结石可发生在胆囊、胆管、肝管和肝内胆管之中,结石的成份有胆固醇性结石,胆红素性结石和混合性结石。胆结石的病因复杂,目前仍在探讨中。
一般认为与神经机能紊乱使胆汁淤积、胆汁和胆固醇的代谢障碍及胆道感染有关。据临床观察,女性、中年后、高糖、高脂、高蛋白饮食者、拒绝早餐者、肥胖者、胆道寄生虫者、糖尿病、肝硬化和溶血性疾病者、胃大部分切除和结肠部分切除者、父母患有此疾者易患。
单纯的胆结石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度的消化道不适。但若结石嵌顿使胆管梗阻或合并感染时可引起胆绞痛和胆囊炎而出现右上腹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钝痛及发热、寒颤、恶心、呕吐、黄疸等症。严重的可并发胆囊穿孔、胆囊周围脓肿、腹膜炎、胰腺炎、心肌梗塞等危重症侯而威胁生命。
即使是静止型胆结石,也会因结石对胆囊壁的长期机械性刺激而诱发胆囊癌。年龄越大胆结石的发生率和发作率越高,没有终身不发作的胆结石。胆结石以胆囊内石最多见,患了胆囊结石后,应遵医嘱积极治疗,不能因为无症状而不当一回事,该手术时就得手术,无症状性胆囊结石并非对人体没有危害,静止型胆结石当出现明显不适时往往已经危及到生命,所以有学者主张对胆囊结石可预防性切除胆囊,一则清除囊内结石,二则消除并发胆囊癌的场所。
然而结石不但可发生于胆囊内,而且能出现在胆管里,所以胆囊切除后患者还要预防胆结石。胆结石的发生,与现代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预防胆结石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坚持锻炼促进胆道运动以利于胆汁的更新,荤素搭配、按时就餐、
饮食卫生、减肥、忌酒、饮水、低糖、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食物等。胆囊炎与胆结石息息相关,急性胆囊炎主要由胆管结石梗阻引起,可出现发热、右上腹痛、恶心、呕吐、黄疸等。急性胆囊炎积极治疗后可痊愈。
慢性胆囊炎也多由胆结石引起,也可由急性胆囊炎迁延发作所致,也与受凉、着气、细菌感染有关。慢性胆囊炎中药肝胆同治效良。胆囊息肉样改变临床也多见,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多由B超检查出来。有的息肉需动态观察,有的息肉需手术治疗,确诊后应去专科咨询。胆囊癌现在亦不少见,胆囊癌虽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第五位,但在胆道恶性肿瘤中却居首位。胆囊癌的确切病因至今尚未肯定,但多年来众多学者认为胆囊癌与胆结石关系密切,因此积极治疗胆结石也是预防胆囊癌的重要方面。
关注胆囊,长远预防胆囊疾病,还不能忘记肝。肝与胆除生理解剖关系外,还有一种密切的功能联系和病理影响。胆汁来源于肝,储藏于胆,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胆汁就能正常地分泌和排泄。若肝失疏泄,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不能正常进行时,就会影响脾胃和小肠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作用终使湿热内生,而中医认为肝胆湿热恰是胆结石胆囊炎的主要原因而将疏肝利胆、清利肝胆湿热作为中医治疗胆囊疾病的重要方面。此外,肝主疏泄,胆主决断,肝与胆在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维持和控制气血正常运行,促进和保证脏腑间的协调关系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协同作用,所以中医有肝胆同治肝胆同调的临床原则,意思是治肝病防肝病不忘胆,治胆病防胆病不忘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