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性功能训练
协调(Co-cordination)又称为共济 协调功能是人体自我调节、完成平滑、准确且有控制的随意运动的一种能力。
包括: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节率,采用适当的力量和速度,达到准确的目标等方面。 协调功能要求有适当的速度、距离、方向、节奏和肌力。 不协调是形容运动紊乱的一般性术语,通常是笨拙的、不平衡和不准确的。 运动、协调功能障碍又称共济失调。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汪辉
一、运动控制的神经生理学基础
(一)反射 反射弧中枢部分的兴奋性传递特征如下:
(1)单向传递 冲动通过突触时,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向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传递,而不能逆向传递。
(2)中枢延搁 冲动通过中枢部分较慢,耽搁时间较长,称为中枢延搁。
3)总和: 通过若干条纤维同时把冲动传至同一个神经元或一条纤维有若干个冲动连续传入,就能够引起反射活动,这种现象称为总和。 (4)后放: 在反射活动中,刺激停止后,传出神经仍可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发动,这种现象称为后放。 (5)扩散: 若刺激部位不变,只增强刺激强度,引起较广泛的活动,称为反射的扩散。 (6)易疲劳、易受内环境及某些药物的影响。 (二)上位中枢的调节 锥体系统 影响的是人的肌肉力量,肢体的感觉,语言的能力。 锥体外系 协调人的肢体活动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协调性。 (三)大脑基底节 (运动程序发生器)与可随意控制速度的平衡运动的产生有关。对肢体、躯干和头部的运动有重要作用。 (四)小脑对运动的调节 (五)大脑皮质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 (六)感觉传入对运动控制的反馈作用 二、运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训练效果 动作的学习和提高 反应时间 突触 三、协调障碍的表现 1.小脑功能不全造成的协调缺陷 缺乏精细协调及对距离的判断力,这种缺陷可以影响步态、姿势和运动方式。其步态表现为两脚分开较宽、不规则、不稳定、蹒跚。 常见有以下不同表现: (1)辨距不良:对距离的判断力不好。 (2)意向性震颤:震颤发生于随意运动时。 (3)姿势性震颤:站立时身体前后摇摆。 (4)轮替运动障碍:又称为快复运动不良,完成快速交替动作有困难。 (5)运动分律:所完成的活动不是平滑的一个活动,而是一连串运动成分。 2.基底神经节功能不全造成的协调缺陷 由于基底神经节病变,临床主要是运动不正常和肌张力的改变。 其中一类:主要表现为震颤,肌张力过高,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面部表情呆板,如帕金森综合征; 另一类表现为上肢和头面部不自主和无目的动作,这些动作类似随意运动中的一个片断,但肌张力低下,如舞蹈病。 具体表现如下 (1)静止性震颤:有时称“搓丸”样,明显的特征是随着有目的的运动而减轻或消失。 (2)运动不能:不能启动一个运动。 (3)手足徐动:四肢、躯干、面部以外的部位缓慢的、不随意的扭曲运动。 (4)偏身舞蹈症:一侧身体突然出现的、痉挛性的、有力的、没有目的的鞭打样运动。 (5)张力障碍:肌张力从高到低的变化无法预测。 3.脊髓后柱(索)功能不全造成的协调障碍(感觉性) 由于后索病变,本体觉和辨别性触觉的信息不能传入大脑皮质,患者闭眼时,不能确定各关节的位置。 具体表现为: (1)当闭上眼睛或房间太黑时,由于视觉反馈的减弱,增加了平衡紊乱,可见患者站立时身体摇晃倾斜,易跌倒。 (2)步态异常:两脚分开较宽,摇摆不定,步距不等,高抬脚,落地有声,走路看脚。 (3)辨距不良:不能准确摆放四肢位置或不能触及某一特定物体,患者不用眼就不能说出检查者 在其皮肤上所写的文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