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这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名字。说她古老,是因为她已经众所周知的伴随中华民族发展了几千年;说她年轻,是因为直到1936年,当时的国民政府为了和西医相区别,颁布了一个“中医条例”,才确定了“中医”这个称谓。在此之前的千年里,中医一直被称作岐黄之术、杏林医术、悬壶济世等等。
源
一部成书于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可是大家却遗忘了,在此之前的数千年中,我们的先祖已经在用草药、砭石(针灸的前身)、按摩等治疗许许多多的疾病,中医的雏形已经在民间形成并广为流传,继而逐步发展成为以辨证论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为特色的传统医学---中医。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李先行
历朝历代,我们的中医都会经历一个个质的飞跃,东汉张仲景著《伤寒论》、唐朝孙思邈著《千金方》、金元时期李杲著《脾胃论》、明末清初吴鞠通著《温病条辨》,无不是中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在一代代中医人的奋斗下,中医这门国粹蓬勃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保驾护航,显示出了无限的生命力。然而,中医的传承和发展,在清王朝的末期开始出现了问题,并且一直持续到今天。
难
清末,政府腐败无能,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砸碎了中国人百年的“天朝大国梦”,继而占地、圈地,为所欲为;用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侵略中华民族的经济和文化,从国家基础上侵略、占领中国。在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面前,中国人为了自立、自强而战斗,却屡战屡败,逐渐产生了自卑感,产生了崇洋媚外的恶习。在这其中,中医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和国人的无端质疑。
清末国学大师俞樾(1821年~1907年),因为爱妻救治无效去世、爱子救治无效落下残疾,从而无理的迁怒于中医,偏激的认为中医是“死人的罪魁祸首”,发表了“废医论”,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废除中医的第一人。在他之后的一百多年里,中医的传承和发展经历了无数磨难,直到今天这种争论也没有停止过。
国民党政府也费尽心思要废除中医,竟然说出“中医不除,则阻碍中华民族的繁衍”这等无耻之话,要把祖宗传给我们的无价之宝彻底毁掉,中医在此等环境里几欲倒下。但是经过无数中医人的努力,国民党这个千夫所指的恶略行径没有得逞。
解放后,我们伟大的毛主席看到了中医的无限能量,看到了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护航者”,做出了英明的指示:“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医重新焕发出了她已磨炼千年的光芒。
路
从俞樾发表“废医论”至今,废除中医这个无稽之谈基本上被解决了,遏制住了。但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医,以及怎么改革中医,这个问题还没有很好的解决。
1.中西医结合
首先大家会想到中西医结合这个改革方向。民国时期的大医家张锡纯(1860~1933)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开创了中西医结合的先河,自此开始,中西医结合之路曲曲折折,走到了今天。不可否认,中西医结合是个很好的路子,“以西医之长,补中医之短”,这是我们的初衷。但是呢,现在很多的中医院,治病80%~90%开得都是西药,中药占得比例太小太小,这还是中医院吗?
会有医生解释说:病人只认同西药,不认同中药,认为中药治病慢、治不好病。这个问题早在民国时期,当时的“京城四大名医”之一孔伯华,已经用和西医“打擂台”的形式解决过了。
当时国民党说中医不科学,想要立法,从法律上消灭中医,用西医来建立医疗体系。孔伯华老先生向时任“行政院长”的汪精卫提议:西医、中医各医治6名病人,病人由西医医生来挑选,看看谁先把病人治好,以病人的治疗效果来看谁更科学。西医医生挑选了肺炎、哮喘等6名病人给孔老先生。孔老先生用了不到7天的治疗时间,所有病人都健康出院,这个结果使国人为之振臂高呼,使西医和西医的盲目崇拜者哑口无言。从此,用疗效来看谁更科学便成为了一把反驳“中医不科学”理论的利剑。
话说到此,在中西医结合这条路上,大家首先要摒弃中医不科学这个想法。中医不科学为什么她能在中华民族的千年发展史上经久不衰?现在说中医不科学的人,都是在用西医的理论,乃至西方文化和科技来衡量这个在东方产生的传统医学。
中医的产生,和中国千年前的古典辩证理论、哲学思想密不可分。中西方文化有共同点,但更多的是不同,所以,拿现代的西方文化科技来衡量积淀千年而成的中医,本来就是风马牛不相及,更谈不上什么谁科学、谁不科学了。另外,西方社会在经济、文化等很多方面的和中国相比都占有相对的优势,所以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使得西医在国人的心理上产生了一种潜移默化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甚至超越了国人对中医的认同感。这种盲目的认同感只能靠政府的宣传和中医自身的发展才能扭转。
中西医结合,要坚守“中医为主,洋为中用”的初衷和原则,决不可放弃或者轻视中医,否则中不中、西不西,中医将逐步失去自己的特色,被西医同化,甚至消失。
2.大医精诚
唐代大医家孙思邈在其《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所写《大医精诚》一文,“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精辟论述了中医人应当具备两个要素:一、“精”---医术精湛;二、“诚”---医德高尚。但是医生众多,难免鱼龙混杂,总会有一些医德底下、医术不堪的庸医。这些庸医以救人治病为幌子,坑取病人钱财,对病人的疾病和痛苦却置若罔闻,千余年来不断败坏中医的名声,使得很多百姓对中医失去信心,或者敬而远之,有病也不找中医大夫看。
医者仁术,为人民服务,怀仁厚德,廉洁淳良,求真务实,博学笃行,此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之谓也。“医经经方,性命所系”,非博极群书者,不足以语医,而医术“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约”。 守医德,重技术,以喻昌《医门法律》之“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笃于情则视人犹己,问其所苦,自无不到处”为训,全心全意为病人着想,为病人服务。
3.继承、发扬与创新
《礼记・儒行》云:“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明・王守仁尚云:“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继承是基础中的基础。没有继承的基础,就根本谈不上什么发扬,对创新更是“莫知其乡”了。所以,一个中医药家必须奠定继承的基础,练好扎实基本功,掌握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在继承中发扬,在发展中继承。继承和发扬的关系是发扬必须继承,继承为了发扬,继承是基础,是成才之本,发扬是前进,有前进才有所创新。如果只讲发扬,而不重视继承,那是舍本求末,从何谈起发扬呢?反之,只讲继承而不重视发扬,那就只能在原地踏步不前,把历史引向倒退,也就无从谈起创新了。故清・顾仪卿在《医中一得》中有“凡读古人书,应先胸中有识见,引申触类,融会贯通,当悟于书之外,勿泥于书之中,方为善读书人”之论,形象地说明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励精图治,锐意创新,充分发挥中医药学的特色优势,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因此,发展中医药学,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在发扬的基础上创新。
历经千年的磨炼,中医散发着耀眼的光彩。为她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为世界人民的健康生活贡献了无限的能量,作为一个中医人,应当把继承和发展中医时刻记在心头,时刻在生活中实践。看清中医的发展方向,树立理想,为之奋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