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87年WHO全球艾滋病项目主任 Joanthan Mann 就曾经指出“羞辱、歧视和否定态度将和艾滋病疾病本身一样具有灾难性”, WHO艾滋病专家Edwin Cameron 也曾说“ 艾滋病也许是历史上最被污名化的疾病”。30年过去了,艾滋病治疗已经日渐可及,艾滋病预防不仅愈加成为可能,而且成为控制艾滋病流行的关键环节;然而悲哀的是,羞辱和歧视仍然是尚未攻克的难点。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精神心理科谢正
据广泛调查显示,目前为止,仍有相当比例的公众对艾滋病及艾滋病人抱有歧视。在所有群体当中,医护人员的态度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尤其受到关注,但遗憾的是,北京地坛医院的一项调查显示医护人员对艾滋病或艾滋病人抱有歧视态度的超过总数的60%。就笔者从事艾滋病防治专业工作的经历来看,笔者周围的同事、同学对艾滋病和艾滋病人抱有歧视态度的确实相当普遍。要想达到WHO所倡导的“0”歧视目标,当前的形势不容乐观!关键问题是,医护人员应该明确,自己已经站在了消除对艾滋病和艾滋病人歧视的最前沿!
医护人员产生歧视的原因大概会有以下几个方面:对艾滋病知识的不正确认识,职业暴露的风险,对其他病人的保护,“污名化”带来的心理压力等。种种原因导致医护人员会通过各种行为表现出歧视的态度:对病人推诿,不能给病人及时的治疗,诊疗过程中使用语言对病人施加“冷暴力”,过度防护等。而在所有行为中,由于对病人的歧视导致对病人医疗信息处置的随意化,进一步导致病人隐私泄露的行为最为危险。一方面这是医护人员医德的严重丧失,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艾滋病感染情况的保密会降低艾滋病人对社会支持和医疗服务系统的信任,极大增加病人的被歧视感。在对就诊艾滋病人的调查显示,有六分之一的艾滋病人反映医护人员未经许可将其感染情况告诉他人。这一行为已经违反了国家艾滋病防治条例的规定,可能会引起严重后果,要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
当前国家为了消除对艾滋病和艾滋病人的歧视已经采取了许多积极有效地措施,例如:制定《艾滋病防治条例》,借助国际组织(全球基金、WHO、盖茨基金会、克林顿基金会)的力量,非政府组织(NGO)的参与等。在国家层面搞好宣传、制定政策的同时,采用什么样的方法促进医护人员态度的转变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也许有的人觉得医护人员应该比普通大众拥有更多的艾滋病知识,事实并不是这样。国际公益组织玛丽斯特普的一项调查认为,医护人员中67%能够正确回答艾滋病的三个传播途径,25%知道什么是标准预防,39%接受过艾滋病的相关培训。由此看来,对医护人员采取措施强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培训是必要的,只有这样,面对艾滋病人医护人员才不会产生恐惧感,在医疗活动中和怀疑产生职业暴露的时候,医护人员才能够施行正确的防护措施,对艾滋病和艾滋病人的态度才会回归客观与公正。而医院的管理者在明确综合医院和定点医院职责的同时,对于艾滋病人的就医权从管理层面明确并加强对医护人员因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的保障,将会在医疗环境中有效降低歧视的发生。
总之对于医护人员来讲消除对艾滋病和艾滋病人的歧视依然任重而道远,我们和所有艾滋病人一样期待着“0”歧视的早日到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