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是细菌感染性乳腺炎,多发生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是由细菌感染所致的急性乳房炎症,常在短期内形成脓肿,多由金葡球菌或链球菌沿淋巴管入侵所致。多见于产后2~6周哺乳妇女,尤其是初产妇。病菌一般从乳头破口或皲裂处侵入,也可直接侵入引起感染,本病虽然有特效治疗,但发病后痛苦,乳腺组织破坏引起乳房变形,影响喂奶。因此,对本病的预防重于治疗。
一种是非细菌感染性乳腺炎,多发生在非哺乳期,也叫浆细胞性乳腺炎。特殊浆细胞乳腺炎有多种命名,如“慢性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症”、“粉刺样乳痈”等。浆细胞性乳腺炎多发生在中女性,也有青春期少女发病的,大多数病人都有乳头内陷畸形。
浆细胞乳腺炎本身一种良性病变,其发生原因还不清楚。
临床表现多样,有些发病突然,发展快。病人感乳房局部疼痛不适,并可触及肿块。肿块位于乳晕下或向某一象限伸展。肿块质硬、韧。表面呈结节样,界欠清,与胸壁无粘连。
有的乳房皮肤有水肿,桔皮样,一般无发热等全身症状。乳头常有水肿,桔皮样,一般无发热等全身症状。乳头常有粉渣样物泌出,有臭味。少数病人伴乳头溢液,为血性或水样,还可伴患侧腋下淋巴结肿大。晚期肿块发生软化,形成脓肿。脓肿破溃后流出混有粉渣样脓汁,并造成乳晕部瘘管,以致创口反复发作、渐成瘢痕,使乳头便内陷成凹。有的病人表现为长期乳头溢液,或仅乳头内陷,或局部肿块持续不消长达数年。
浆细胞性乳腺炎治疗要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而定,但治疗的要点是手术切除有病的乳腺导管,以求达到彻底根治的目的。局限肿块时可将肿块切除,有脓肿形成时则作切开排脓,有瘘管者切除瘘管。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口服加外帖),药物调整到病灶最小,反应最轻,配合手术,将病根切除,好了。就是治疗周期长一些,一个月左右。术前后根据病人情况,辨证分型,使用不同中药维持疗效。综合治疗是指以药物治疗为主辅以理疗、外治,以手术创伤最小为原则,以一次性治愈为目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