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什么是痔?
人类肛管内齿线上方有一宽约15mm~20mm的环状组织带,人们通常称为痔区或直肠柱区。胚胎学家称此区为“一穴肛源区”。肛肠外科学界和解剖学界的统一名称为肛垫。由于内括约肌收缩,肛垫借“Y”形沟分割为右前、右后及左侧三块。正常肛垫宛如心脏的三尖瓣,其主要功能是协助括约肌保证肛门的正常闭合,维持粪便自制。痔的定义为: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这一定义是重新认识痔的基础。
二、 痔的传统观念与现代概念的比较
痔的传统认识是以“静脉曲张学说”为基础,认为痔是直肠下端或肛管存在丰富的经脉从,如果在一处或数处发生扩张或曲张,即成为痔,亦即痔是突出的曲张静脉团块,为各种原因所造成的血管本身病变。与此概念相对应,传统有关痔的诊断、分类、分期和治疗也针对“静脉从曲张”这种认识是着眼于病理学。而痔的现代概念是以解剖学、组织学和生理学为基础,研究组织解剖以及生理变化和痔形成的关系。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肛垫”是肛门部“血管性衬垫”,是直肠解剖的一部分,是每人皆有的正常结构,不能认为是一种病,只有合并出血、脱垂、疼痛等症状时,才能称为“痔”。
国外学者和我国学者从便于各种疗法即疗效对比、评估和优选出发,还是将内痔分为四度(或称四期),这种分类主要依据痔脱出程度:Ⅰ度―内痔位于肛管内;Ⅱ度―内痔在排便时可脱出肛外,但可自行还纳;Ⅲ度―在自然状态下或在排便时脱出肛外,需用手帮助还纳;Ⅳ度―脱出不能还纳。
三、 PPH原理
该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吻合器将痔上方的直肠粘膜环形切除,并同步完成切口吻合,使脱垂的肛垫回缩复位,肛管粘膜与括约肌之间的局部解剖关系得以恢复,改善肛门的自制功能,降低肛管内压,消除痔核脱垂的症状;没有破坏肛垫组织,保留了肛管直肠对肠内容物的识别功能,并避免术后肛门狭窄、失禁、精细控便功能障碍等发生;切断了直肠上动脉通向痔核的分支,减少痔核的供血量,缩小痔核,可减轻粪块对粘膜的损伤刺激,去除痔核出血的主要原因;由于吻合口位于齿状线以上方1.5cm~2.0cm的区域,此区域躯体感觉神经少,故术后肛门疼痛不明显。
四、 适应症
PPH主要适用于:严重出血或伴贫血的Ⅱ度痔、Ⅲ―Ⅳ度的脱垂性痔。直肠粘膜脱垂症
五、 现状
由于改技术具有手术简单、手术时间短、术终出血少,术前症状减轻显著,住院时间短,争取“一日手术”,术后肛门疼痛轻,时间短,远期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肛门不狭窄,痔不复发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工作者和患者所接受。唯一不足之处费用较昂贵,不能重复使用,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难以开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