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膜置换术几十年来已经挽救了数以十万记的患者,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瓣膜置换手术后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然而,机械瓣膜术后需要终身口服华法林来抗凝,主要是预防人工机械瓣膜血栓形成,已避免其导致的瓣膜失灵和脱落栓塞。
然而抗凝不当导致的出血与栓塞是瓣膜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中颅内出血史最危险、最严重的,发生率约1%/病人年,占自发性脑出血的10-12%,病死率可超过50%。
诊断:
对于正在口服抗凝剂的患者,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剧烈头疼、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偏瘫、偏盲等症状,一定要高度怀疑颅内出血,而确诊则需要CT、MRI等检查。
治疗:
时间就是生命,因其发展迅速,24小时内死亡率高,故一旦确诊,立即需停用抗凝药,并且应用拮抗药物,例如维生素K1,凝血酶原复合物等,多数患者可在数小时内凝血功能即可恢复正常。如出血较多,神经系统症状持续恶化,则需要神经外科的支持,行开颅手术或穿刺引流术。
何时开始继续抗凝?
出血停止后,患者必然要面对这样一个困境,不吃抗凝药则可能导致人工瓣膜失灵、血栓脱落栓塞等,继续抗凝则有可能会再次导致颅内出血。怎么来平衡颅内出血和瓣膜血栓这个问题呢?
这个问题其实同样在困扰着我们医生同志们,几十年来国内外的医生也做了大量的研究,虽然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指南出台,但多数研究的结果还是比较一致的。其中有一个来自印度新德里的Chandra
D医生,他分析了80余篇相关的文章,结果就是,颅内出血后中止抗凝的时间是7-14天,此后再恢复抗凝,这样瓣膜血栓的可能性和颅内出血的可能性都是很低的。
抗凝的强度:
中国人抗凝治疗的出血概率远远高于栓塞的概率,且颅内出血的死亡率及风险也远高于血栓所致的脑栓塞,所以,建议中国人,尤其是老年人,可以采用低强度的抗凝,比如讲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保持在1.5-2.0。
我的一个病人上个月及遭遇了颅内出血,还好出血量少,保守治疗即痊愈,再此祝福他,并将此文献给所有接受瓣膜置换并正在进行抗凝治疗的人们,祝你们健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