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激素可以治疗哪些类型的矮小症?
顾学范教授:按照药品说明,生长激素最常用、最主要的指征,是用于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的治疗,这也是用药效果最好的一种疾病。其次是非生长激素缺乏症,包括特发性矮小、因生长激素缺乏或者不缺乏的特纳综合征等。
生长激素具有什么样的治疗效果?
顾学范教授:生长激素主要有两个作用。第一是促进生长,对儿童期来讲,主要是帮助其长高。第二,生长激素可以影响糖、脂代谢。比如,严重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的血脂会升高,大量脂肪堆积在腹部、胸部,影响容貌。而用药后,血脂会恢复正常,腹部脂肪堆积逐渐消失,人变得更苗条,肌肉更发达。
所以,对生长激素缺乏的患者,即使已经成年没有长高需求,也建议其在医生指导下,小剂量使用生长激素。这对改善代谢和终身健康是有益的。
对于非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患儿,用药目的是促进其长高。一般,高度达到正常人的身高范围内,就要停药了。对于身高在正常偏矮范围,但要求增高者,医学上不建议治疗。
使用生长激素,会出现哪些副作用或不良反应?
顾学范教授:总体来说,如果严格按照药品说明和适应证来用药,生长激素是一个比较安全的药物,副作用或不良反应较少。
如果用药后出现副作用或不良反应,主要和药物使用剂量有关。在正常人体内,生长激素是身体自然分泌,足够体格成长的需要。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时,我们用的是小剂量替代治疗,即缺多少补多少,用药物替代人体正常的生理需要量。这种剂量基本上是安全的。若用于非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治疗,如特发性矮小、特纳综合征等,使用剂量相对大一些,或用药时间更长,副作用就会显现出来。
生长激素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血糖升高。有一些导致体内生长激素过多的疾病,如巨人症、肢端肥大症,就存在糖代谢异常的问题,导致血糖升高。使用生长激素替代治疗时,若药物剂量偏大,也可能造成糖代谢异常,严重的可能会出现2型糖尿病。但这存在个体差异,可能和家族史有关。
过去,第二个常见的副作用是皮肤局部反应,如局部瘙痒、红肿,多见于一些早期药品。但如今,随着生长激素制剂的纯度越来越高,国内制剂的品质也越来越好。这些局部反应几乎不见了。有些孩子注射后,会出现局部疼痛,主要和心理因素有关,是可以耐受的。
第三个常见的副作用是假性脑瘤。患儿会出现头痛,注射后颅压升高等。停药后,这些症状就会消失。对于这一情况,应提醒家长定期带孩子复查,出现不适要及时上医院。
第四个副作用是关节滑脱。这是非常少见的情况,主要和用药后孩子生长加速有关。家长比较关心、重视的问题,还包括生长激素会促进细胞增殖分裂,可能诱发肿瘤或复发。但从我院使用的情况和国际上大量统计数据看,肿瘤发生率并不会因使用生长激素,而明显增高。
此外,有些孩子会因生长加速,出现肢体疼痛,特别是发生在下午。我们称之为生长痛,属于正常情况。我们在临床上还碰到过一些孩子用药后,发现脊柱有些侧弯。我们分析发现,这些孩子在注射生长激素前,本身脊柱就有不太明显的先天畸形、侧弯。但医生在治疗前没有仔细检查。随着身高增加,这个问题凸现出来,家长注意到了,就认为是药物的副作用。其实两者没有关系。
生长激素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是否存在个体差异?
顾学范教授:是的。所有药物反应首先和药物本身有关,再就是和个体差异有关。我们要求医生在使用生长激素前,一定要做好记录,仔细检查这个孩子有没有脊柱侧弯等,做好基础的常规生化检查。并且考虑到群体和个体不同,每个人都有患肿瘤的风险,要给患儿做好相应检查,了解其疾病家族史等。
用药前后的检查和处理方法
用生长激素第一个月、随后每三个月要复查
使用生长激素前,要给孩子做哪些检查?
顾学范教授:检查包括预防性检测和病因检测。预防性检测包括基本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是否有多垂体激素缺乏,以及肿瘤标志物检测(能提醒肿瘤的发生)等。有些孩子使用生长激素时,会出现血尿或蛋白尿。如果不事先做好基础检查,医生分辨不出到底是患者原来就已存在基础疾病,还是用药造成的不良反应。
病因检测包括在必要时,做一个垂体的磁共振。有些生长激素缺乏症从病因上讲,是源于垂体发育不良,或罕见情况下由肿瘤压迫所导致的脑垂体生长激素缺乏。这可以通过磁共振被发现。
注射生长激素的过程中,多久要复查一次,包括哪些项目?
运用生长激素治疗的疾病,大多不是临时性疾病。也就是说,它不像伤风感冒那样,有阶段之分,几天或几个星期就能痊愈,往往需要长期治疗。这也就需要定期的复查和随访。
一般,我们要求用生长激素后的第一个月,做一次常规检查,以后每三个月再复查一次。检查有两个目的,第一个是看疗效,用药后监测孩子的体格发育、长高变化。第二个是,监测各项化验结果是否显示有不良反应或副作用。
如果患儿出现假性头痛或其他脑部症状,或是在日常复查中,还要查磁共振吗?
一般不需要。这一诊断多是一次性的,主要用来观察下垂体的发育情况,以判别是否有颅内先天畸形和垂体发育小等,或排除继发性肿瘤压迫、颅内出血损伤造成的垂体异常。且患儿在用药前已经做过磁共振,没必要在确诊以后重复做。
而且,假性头痛或假性脑肿瘤是已知的药物副作用。我们会先给孩子停药一周,若症状能完全恢复,说明是药物问题。多数患儿停一段时间再用药,多数都能继续治疗,不会第二次出现头痛症状。
用生长激素有不良反应,先停药观察。
是不是孩子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首先建议其停药一段时间,如果症状消失,就说明跟药物有关?
家长在给孩子用药前,先要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若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也要核对药物说明书,上面都有提示。
对于一些小的、常见的不良反应,可以停药观察。如血糖升高,可以停药看看血糖恢复的情况。用药前,特别强调要了解有没有糖尿病、肿瘤病等家族史。我们一定要告诉家长,家族中若有这些情况,在用药过程中一定要谨慎,坚持定期复查。不能在生长激素使用过程中,半年或一年都不复查,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
停药多久较合适?
这一点因人而异,因症状而异。建议所有的停药和恢复用药,都要在医生监控下进行,父母不要擅作主张。
注射生长激素后发烧,和药物有关吗?如何处理?
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没有遇到过注射生长激素导致发烧的情况。出现这一现象,家长首先要判断,这是不是一个伴发疾病。孩子们可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感冒了,患上咽喉炎、扁桃体炎或腹泻等。而这些原发病才可能导致发烧。所以,父母首先要带孩子就医,确诊原发病,针对性治疗。在治疗原发病期间,生长激素可以正常使用。
注射生长激素后,出现皮肤局部红肿、皮疹,是否要停药?
使用生长激素后出现局部红肿、皮疹,首先要鉴别皮肤反应发生在什么部位。对药物过敏或药物纯度不够所导致的皮肤反应,多出现在注射药物的局部皮肤,而不是在其他部位。如果是身体其他部位或全身片状红疹,就要考虑是否为其他药物或食物过敏所致,应及时到皮肤科检查。若父母对生长激素的顾虑很大,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停药,观察一段时间。
要说明的是,最近五六年来,无论是用国产还是进口生长激素,我几乎没碰到过患儿出现注射后局部皮疹的现象。
注射生长激素后,脸部、眼睛有水肿,如何处理?
使用生长激素会帮助孩子尽量恢复正常生长水平,身高和体重会发生改变,但不会发生眼睑浮肿、肚子发胀的情况。至少我在多年临床使用过程中,没有听到过这样的反馈。我推测这可能跟孩子的一些生活习惯或其他疾病有关,可以到医院进一步检查。
注射后,膝盖疼怎么鉴别处理?
总体来说,在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治疗中,出现生长痛的几率非常低。有些孩子在开始治疗阶段会有膝关节的不舒服,但不是疼痛。此时,我们要评估孩子长高的速度。如果小孩长得比较快,即能赶上正常发育期间的生长速度,一年长到8―10厘米,那晚上、下午觉得腿有一些酸痛,可以视为生长痛。这可能是生长加速的结果,无需太过担心。
同时,有些孩子在复查时会告诉我关节不舒服。我就会具体追问他,究竟是哪里疼、怎么样疼。但多数情况下,我并没有发现明确的、具体部位的疼痛。这时,无需进一步检查。
如果孩子能明确说出哪里疼痛,且疼痛持续时间长,应考虑是否存在骨科方面疾病,要到相关科室进一步检查。
注射生长激素会导致手脚或关节变大吗?
不会。一般孩子能长成什么样,都有一个参考模板,就是父母。身高增长或生长激素作用,都是在人体基因的控制下实现的。注射生长激素,并不是指定刺激手指、脚趾生长,而是全身发挥作用。这位家长的表述可能是过分担忧了。
建议使用生长激素前后,家长要为孩子做一个日常生长记录。现在的手机都是多功能的,很方便。家长可以测量并拍摄下孩子的手脚大小,在治疗中做为对比依据。
血糖升高是否意味着糖尿病几率增加?能否逆转?
在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时,使用的药物剂量很小,基本和身体正常的生理需要量持平,一般不会造成血糖升高。
若治疗非生长激素缺乏症,如特发性矮小症、特纳综合征等,使用生长激素的剂量较大,比正常生理需要多出50%,甚至达一倍。这种情况下,出现血糖升高的几率较大。但总体上,这不是常见的副作用。而且从血糖升高发展到2型糖尿病更罕见。一般,注射后出现血糖升高,医生会及时停药。等血糖恢复后,再调查原因,询问有无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最后综合判断是否要重新开始注射。
使用生长激素两年,发现甲状腺功能低下,这是长期的吗?怎么治疗?
顾学范教授:药物生长激素只是替代补充体内生长激素的不足,不会破坏甲状腺功能,造成功能减低。这是两回事。
对于有问题的患儿,首先要了解其在注射生长激素前,是否检查过甲状腺功能,有没有问题。如果之前的检查结果都正常,那就要寻找病因了。
即使没有生长激素缺乏的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也可能出现甲状腺功能减低(甲低),常见的原因包括先天性甲低和桥本性甲状腺炎。可以通过检查游离T4、游离T3、TSH,以及检查自身抗体,如TBO抗体、GR抗体、TG抗体等,寻找病因。
如果明确是甲低,要判断是原发性的还是继发性的。原发性甲低是甲状腺本身问题造成的,继发性的则是下丘脑垂体原因造成的。但总体来说,和注射生长激素都没有关系。
生长激素缺乏症,有的是单纯性的,有的可能伴有其他垂体激素缺乏,临床上一定要鉴别。
什么情况下,打生长激素会产生抗体?怎么处理?
顾学范教授:这个问题不用担心,生长激素产生抗体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第二代以前的药物生长激素跟正常人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在结构上不同。正常人的生长激素有191个氨基酸,而第二代以前的生长激素有192个氨基酸,多了一个氨基酸。对于这种早期产品,注射入人体后,是容易产生抗体的。因此,最初使用生长激素治疗前后,都要给患者监测抗体。
但随着生产技术的革新,现在使用的生长激素和人体自身分泌的生长激素,在结构上是完全一致的,绝大多数人使用后不会产生抗体。即使少数人会产生抗体,但这些抗体的含量非常低,不会影响生长激素的疗效。所以,抗体问题已经在科学上基本解决了,全世界在使用生长激素过程中,都不再测定生长激素的抗体。同时,国产和进口药品的效用都非常好。
生长激素是否会抑制或替代人体自然分泌的激素,形成依赖?停用后,还会自然生长吗?
对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生长激素治疗就是要补足体内的分泌不足,符合儿童生长规律。且药物半衰期很短,基本不用考虑抑制自身生长激素的问题。
对非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孩子,长期、大剂量使用,药物可能会抑制垂体功能,影响孩子自身生长激素的分泌。这不属于依赖问题,目前临床也没有大量病例能证明。但对于这类患儿,我们建议其每周使用生长激素6天,然后停1天。
此外,我不主张矮小的人长到正常人身高范围内,还想“高人一等”继续用药。尤其是非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身高长到正常范围内就要停药。
用生长激素,会变胖吗?
人体内有几百种激素。不同激素有不同的作用。如,临床上最常见的糖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具有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代谢,还具有抗炎、抗毒等作用。老百姓熟悉的雌激素也是一种激素,是维持女性体态美的一种重要激素。雄激素则能促进男性化体征,长胡子、长肌肉、长体毛。
生长激素顾名思义是促进长高的,对脂肪、糖的合成代谢有一定影响,能促进脂肪溶解、肌肉生成。国际体育比赛就把它列为禁药。因此,使用生长激素后,孩子体重增加了,未必是长胖,可能是肌肉更发达了。
用生长激素会不会性早熟?
生长和发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生长是指器官的长大,个体比较小的长得更大,高度更高,体重增加。发育是另外一个概念,是指个体或器官功能的完善、成熟。生长激素是促生长,而不是促性腺发育。
正常生理剂量注射生长激素不会导致早发育。大剂量、长期注射生长激素会不会对发育有提前作用,到目前证据不足,不好说。但临床大量病例显示,多数提前发育,都不是生长激素造成的。
同时,父母会在不同的时间节点,注意到孩子身高有问题。比如有的是在入托时发现的;有的是入学时注意到的;也有的是等到青春发育,才发现的。特别是七八岁的孩子,进入青春发育前期或进入青春期,用了一段时间生长激素后,恰逢其青春期发育,也是常有的事。因此,诊断生长激素缺乏症或因矮小使用生长激素前,医生要仔细记录身高、发育等情况,以便治疗前后对比。
用生长激素会诱发肿瘤吗?
在上海市曾发生过使用生长激素3个月后,发现肿瘤的病例。但我们知道,肿瘤不会在3个月内,从一个细胞变成一团细胞或成为肿块。肿瘤是长时间累计起来的效应。这个案例很可能是因为医生在开始治疗前,没有全面检查,尤其是疏忽了肿瘤筛查。
一项对全球几十万生长激素治疗患者的调查发现,用生长激素者的肿瘤发生率并不比正常人高。但从个体来讲,如果有肿瘤家族史,应该告诉医生,医生也要做一些相应的肿瘤标记物检测,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定期复查。
会影响大脑发育吗?
生长激素对智力发育没有作用,家长不用担心。
使用生长激素,会导致骨骼提前闭合吗?
顾学范教授:骨骼闭合是一个自然生长过程。在生长激素治疗中,骨骺不断生长、成熟,生长潜力也在不断消耗。但生长激素不同于性激素,后者能明显促进骨骺闭合,前者在这方面的作用不明显。
对于生长激素的运用,需要向家长和患者强调什么?
需要提醒的是,家长如果认为孩子身高达不到正常水平,或对其发育有疑惑,应该到正规的、有儿童内分泌专科的医院进行诊疗。这些多是三级甲等医院。一般,二级、一级医院不会建立小儿内分泌专科门诊,只有儿童保健科。此外,绝对不要根据报纸、广播的宣传,到所谓的“发育中心”、“矮小中心”咨询。这些机构第一可能不是医院,第二不是正规医生,第三使用的不是药物。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诊疗规范和科目,没有性早熟专科、矮小专科的分类,只有小儿内分泌专科。像我所在的上海市新华医院就有小儿内分泌专科,主要治疗矮小症、性早熟、肥胖、小儿甲状腺疾病、小儿肾上腺疾病、小儿糖尿病等。这样的诊疗才符合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