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手术要不要打钉子固定,这是一个让病人纠结的问题。那腰椎手术要不要固定,谁说了算?这个问题可能很多病人想问,但又不好意思说出口。其实,这个问题不是病人说了算,也不是医生说了算,取决于病情,取决于对利弊的取舍。
怎么讲?
1、任何的治疗都要基于疾病的机理和自然史。
脊柱的手术简而言之包括减压、病灶切除、融合和重建几种目的,减压指的是解除软性或者硬性的结构对脊髓和神经根造成的压迫;融合是为了获得脊柱的稳定,往往与内固定联合使用,前者获得远期的稳定,后者获得近期的稳定;重建则包括重新获得稳定和纠正畸形,很多情况下使用内固定和脊柱融合达到重建目的,如脊柱肿瘤切除后的稳定性重建和脊柱畸形的矫正。
对于常见的腰椎退行性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而言,神经的减压是获得症状缓解的主要手段,那要不要同时融合固定呢?有以下两种情况需要考虑脊柱内固定,手术前本身已存在腰椎不稳或者减压可能造成腰椎不稳。前者往往需要内固定重建稳定性,后者则有两种选择,一种则是传统的扩大减压、辅以脊柱的融合固定,另一种则是采用脊柱微创技术,有限减压获得神经的充分减压同时尽量减少对腰椎稳定性的破坏。
所以,如果单纯的减压能够解决您的脊柱问题,同时采用一些微创的技术,尽可能保护正常的组织结构,很多时候是可以避免脊柱内固定的,这样就可以保留这个脊柱节段的运动功能,如单纯的腰椎间盘突出、轻中度腰椎管狭窄;但是如果您的脊柱需要重建稳定或者矫正畸形,则内固定的使用难以避免,如腰椎骨折、腰椎滑脱、脊柱肿瘤、脊柱畸形等。
2、与病人一起决策决定治疗方案。
有没有一种完美的方案呢?任何的治疗都有其利弊。
脊柱本身具有支撑、保护和运动的功能,打钉子固定本身虽然增加了脊柱稳定性,但是以牺牲运动功能作为代价的。由于腰椎固定后会引起相邻节段运动相对增加,可能会导致相邻节段退变加速,出现邻近节段病变。另外打钉子固定本身有一定风险,需要更大范围的显露,会造成椎旁肌肉的损伤,导致肌肉缺血、坏死和去神经化。但是病变节段固定融合以后,则这个节段再出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的机会就很少了,因为消除了节段运动,没有异常力量刺激,则很少出现这个节段的椎间盘的再突出、椎管再狭窄问题。
单纯的腰椎减压有可能造成手术节段的继发不稳,在手术后有一定的复发率,如腰椎间盘突出复发、椎管再狭窄,但这种情况并不是多数,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病例,复发率不同的医生报道不一,但总体上都是少数情况;好处则是采用一个创伤比较小的术式,保留了这个脊柱节段的运动功能,对于一些临床疗效不满意的病例,我们仍然可以采取扩大减压、脊柱融合内固定的方法,这样就是一种阶梯式的治疗方案。对于利弊的取舍我们需要和病人一起去商量,医生的角色是提供专业化的建议以帮助病人和家属决策。
我们一方面要避免扩大使用内固定的倾向,另一方面患者朋友也不需要过度担心脊柱内固定。我们做决策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以最小的创伤、最经济的费用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解决问题,又付出最小的代价,应该是医生和患者共同追求的目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