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肿瘤究竟该选择怎样的治疗呢?当今一些癌症通过合理的治疗,可以得到根除,病人可以获得终生治愈或长期生存。许多疾病到了晚期,治疗起来大都比较困难,癌症更是如此。
然而,随着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新的治疗手段和药物的不断出现,也使得一些并不属于早期的癌症得到了根治。有些以前无法手术根治的肿瘤宫颈癌、肝癌等目前可以行介入治疗,使肿瘤缩小、局限,创造再次切除的机会,从而提高治愈率。然而,许多肿瘤患者在确诊时已是晚期,失去手术治疗机会,怎么办?
进入21世纪以来,肿瘤的介入微创治疗技术已逐渐引起医学界的重视,肿瘤治疗所倡导的“微创、靶向、局部、个体化”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主旋律。
微创治疗目标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尽可能达到治疗目的(根治或姑息),二是尽可能减少病人痛苦,最大限度地保护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器官的功能完整性,提高生活质量。
肿瘤的微创介入治疗,如介入栓塞、注射无水乙醇等物理化学消融法相对传统手术而言,解决了不少肿瘤治疗的难题,特别是对晚期或传统治疗方法失败的患者,已成为临床肿瘤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对某些早期小的实体肿瘤如小肝癌,采用微创消融治疗可达到与外科手术切肝同样的效果。
1、微创:通过经皮穿刺即可取得肿瘤组织行病理学诊断并同时进行各种消融治疗;通过生理性腔道可将导管或支架送入胆道、食道、气道等治疗因肿瘤侵犯引起的腔道狭窄;通过血管穿刺可进行肿瘤相关供血动脉造影诊断及相应治疗。
2、定位准确,疗效明确:所有操作均在各种影像设备精确引导下进行,使器械能直达肿瘤局部,对肿瘤进行精确打击。
3、重复性好: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其治疗需反复多次或多学科综合治疗,介入微创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突出等优点可对肿瘤进行多次治疗。
4、副作用小,并发症少:由于是以肿瘤局部治疗为主,所以对全身的影响较内科和外科治疗为低。
肿瘤的微创介入治疗大致分为血管内治疗、非血管介入治疗、分子靶向治疗以及肿瘤的基因治疗等。血管内介入治疗
(一)介入栓塞术的原理及疗效:血管介入治疗是在X线的导向下,将导管插到病变区域供血动脉,从而给予特殊治疗。肿瘤的血管介入疗法是癌症治疗的特色疗法,是一种无需开刀的微创治疗,以创伤小、疗效好而受到病人的欢迎。
它主要有两大优势:
一方面将高浓度的化疗药物直接灌注于肿瘤供血动脉局部,发挥最大的抗肿瘤作用,即“毒死肿瘤”,使化疗药物对全身的毒副作用减小;
另一方面,化疗药物与栓塞剂混合后,将肿瘤的供血血管阻塞,使肿瘤失去血供营养而饿死肿瘤,同时混在栓塞剂里的化疗药物会在肿瘤局部持续缓慢释放继续发挥抗肿瘤作用。这种化疗性栓塞技术,特别适用于那些失去手术机会或不宜手术的肝、肺、胃、肾、盆腔、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尤其是原发性肝癌患者,由于肝癌血供的特殊性从某种程度来说,甚至可以取代手术而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正常肝脏的血供30%来自肝动脉,70%来自门静脉,而肝癌组织的血供90%来自肝动脉,10%来自门静脉。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就是将一根导管经皮肤穿刺后插至肝动脉或更小的肝固有动脉或癌组织一侧的肝动脉分支,然后在X线透视下将化学药物、栓塞剂缓缓推注至肝癌组织及其周围。
这样既使肝癌组织内保持了化学药物浓度,杀死大量肝癌组织,又可因栓塞了肝动脉,致使肝癌组织因血供被切断而“饿死”。对正常肝组织的没有任何影响或者仅是伤及“皮毛”。
据统计,用这种手段治疗的近期有效率可高达80%。由于肝癌发现时一般多已到中晚期,不能手术根治。通过这种手段使癌块缩小,从而可手术切除。肺癌、肾癌、胃癌及盆腔肿瘤患者也可采用此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