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是一种常见、多发性创伤,可发生在各类人群,在小儿发病率明显高于成人及老年人。由于小儿年龄小,皮肤娇嫩,各组织器官尚未成熟,对烧伤耐受能力差,在同样热力作用下,较成人烧伤程度重,致残率高。小儿烧伤后病情变化快,创面愈合后遗留瘢痕及由瘢痕引起的美观和瘢痕挛缩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治疗困难,经济费用巨大,给患儿本身和家庭造成巨大影响。因此,小儿烧伤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空军总医院烧伤整形外科邹晓防
通过对我院小儿烧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发现小儿烧伤发病率高于成年人,占同期烧伤患者总数的60.2%,另外,男性儿童烧伤的发病率高于女性儿童,主要是因为男性儿童比女性更为好动,接触危险因素相对较多所致。 0~3岁小儿发病率明显高于其它年龄组的小儿。主要是由于这个阶段患儿活动范围增加,好奇心强,但发育未成熟,动作不协调,回避反应迟缓,更无危险意识,故0~3岁组烧伤患儿发病率最高。4~6岁儿童已有初步的自理能力及自制力,随年龄增加对存在或潜在的危险已有了初步的安全防范意识,另外加上家长及幼儿园的管理和教育而使小儿烧伤明显较0~3岁明显降低。而6岁以后儿童危险意识逐渐增加,自控能力进一步加强,烧伤发病率则逐年降低。因此,0~3岁阶段应针对家长进行宣传教育和健康教育,进行小儿烧伤基本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对小儿烧伤的防范意识,改变观念,改变不良习惯与行为,减少小儿烧伤发生,有利于小儿顺利成长。
小儿烧伤原因中以热液烫伤最多,其次为火焰烧伤,再次为电烧伤。热液烫伤最主要原因为热液放置不当,导致小儿有意或无意触摸、碰撞到热液,使热液泼洒,导致小儿烧伤。另外,学龄前期儿童(3~6岁)火焰、鞭炮烧伤的发生率相对增多,这与该年龄段小儿户外活动增多,好奇心强,又缺乏大人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有关。患儿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其中有73.3%的患儿来自农村或者来自农村在城市务工人员子女,说明农村儿童父母平时对患儿的照顾不够到位,对容易致伤的物品没有妥善放置、管理,以及农村小儿的自我安全的防范意识没有得到足够的加强。
另外,小儿烧伤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春秋季居多。小儿烧伤季节分布上的差异,主要与地区气候、生活方式不同有关。如西北地区冬春季节高发,因为此地区冬天气候较寒冷,孩子留在室内时间长,在住房环境拥挤的情况下,孩子会因为接触取暖设备、电器而被烫伤,或是打翻热水壶或热水盆被热液烫伤;而在春节期间,人们增加了探亲访友的机会,对孩子的看护容易粗心大意。过年放鞭炮的传统习俗也是男孩烧伤的一个危险因素。东南部地区则夏季[高发,因为夏季天气炎热,穿衣单薄,暴露部位多而保护少,常因接触热液、火焰而烧伤。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