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置管后的观察
置管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全身表现,有无胸闷、胸痛、呼吸困难、患侧呼吸音减弱、上肢麻木等情况。若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师,及时进行处置。
2、穿刺处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
穿刺点皮肤因汗液刺激易引起感染。因此必须保持穿刺点局部皮肤干燥,注意穿刺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炎性表现。隔天进行换药,换药消毒范围为6~7cm呈螺旋式,顺时针消毒1遍后逆时针消毒1遍,最后再顺时针消毒1遍。局部潮湿,可随时更换。在换药时,发现局部有血迹血痂,,可在边消毒时边轻轻擦拭去,保持局部清洁无菌,若不重视局部护理,加之患者免疫力低下,静脉穿刺置管等原因刺激,可发展成导管性感染,甚至发展成全身感染。临床表现突发寒战、发热、烦躁不安,严重者出现感染性休克而全身无其他感染,应疑有导管性感染。立即按无菌操作技术拔管,将导管尖端剪下两段并同时采集外周血,做细菌和真菌培养,及时建立周围静脉通路,观察病情,平稳后24~48小时,可更换部位重新进行中心静脉置管。
3、合理使用封管液
每次输液完毕后必须采用正压封管及合理使用封管液,将针头斜面留在肝素帽内,封管液余0.5~1ml时边退边推药液,保证正压封管。封管液一般采用25~125u/ml的肝素盐水2~5ml,小儿用肝素钠溶液浓度为05~25u/ml。
4、预防导管栓塞
当病人剧烈咳嗽、用力排便、憋气时,中心静脉压波动范围大,时间长可导致导管堵塞。如发现导管堵塞时,可尝试把血块吸出来或其他溶剂清除堵塞,不可将血块冲入上腔静脉内。同时要防止导管扭曲、受压。
5、预防空气栓塞
静脉空气栓塞极少见,但它却是中心静脉置管最严重的并发症,一旦输液装置脱落,空气将随着患者的呼吸快速进入血液,造成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后果。因此应加强巡视,及时更换液体,并仔细检查输液装置的各个连接点,进行妥善固定,使其不漏气,不易脱落。如发生空气栓塞,立即采取头低足高,左侧卧位,予以面罩吸氧,抽吸含气的血液。
6、防止导管脱落
对于长期置管者应注意预防导管脱出,在更换敷贴时要从下往上揭,并注意观察导管刻度,若有滑出,切忌再送管。对于躁动不安,不合作者应给其进行约束,以防将导管拔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