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9日至6月2日,第45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在美国奥兰多召开。尽管遭遇流感侵袭,但会议依然规模惊人,各会场仍旧人潮涌动,使人不得不叹服ASCO年会作为全球最大规模肿瘤学会议的巨大吸引力。
本届年会的主题是“使(Personalizing cancer care)”。“个体化医疗”与我们习惯的“个体化治疗(personalized therapy)”稍有不同,前者的涵盖面可能更广。记者在采访大会主席、2008-2009年度ASCO主席理查德・席尔斯基(Richard L.Schilsky)时问道,个体化医疗是否也包括“个体化预防”?Schilsky教授指出,个体化医疗的确不仅仅包括个体化治疗计划,还包括个体化的癌症风险评估,如个体的家族史、遗传特性、职业、生活习惯等,这些风险评估都有望转化为个体化的癌症预防策略。另外,制定患者的生存期规划(survivorship plans)也应个体化。现在越来越多的患者生存期得以延长,但其面临的复发、第二原发癌或者治疗远期副反应都不尽相同,医生在作出相应诊疗决策,或给出随访检测、筛查建议时都应个体化。最后,对于患者终末期护理或姑息治疗也应个体化,任何患者的终末期发展特点都不相同,其症状、并发症等需要个体化处理方法。
对于发展中国家,医疗资源缺乏或者分布不均衡,个体化医疗是否具备可行性?在回答记者的再次提问时,Schilsky认同不同国家之间的确存在医疗资源方面的差距。但是,个体化医疗不应该成为难题,因为近百年来医生们其实一直接受这样的理念,他们对每例患者分别进行评估,并制定治疗策略。尖端的分子学检测等的确对医疗资源要求很高,但通过这些手段可以避免将昂贵的药物用于所有患者。实际上,分子诊断等技术的日益普及更有利于控制医疗费用。
通过什么途径才能实现个体化癌症医疗?Schilsky指出,要成功实现这一目标,至关重要的一点是集中科学和医学各领域的最佳理念来解决问题,意即个体化医疗已经不是ASCO一家之事了。为此,本届年会与多家学术团体合作设立了联合研讨会。例如,ASCO/美国癌症研究学会(AACR)联合研讨会探讨了三种可作为药物靶点的新分子信号传导途径。ASCO/美国核医学学会(SNM)联合研讨会讨论了采用新分子影像学策略检测药物是否击中靶点,药物是否真正能作用于肿瘤增殖,治疗对肿瘤是否有效。ASCO/北美放射学会(RSNA)联合研讨会探讨了采用影像学技术改进传统的肿瘤疗效临床评价标准,如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更加个体化的癌症医疗意味着更多的肿瘤亚型,这对临床试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在合理的时间内纳入足够多的分子学亚组患者,可能要求开展全球性研究,ASCO/欧洲内科肿瘤学会(ESMO)联合研讨会对相关话题进行了探讨。另外,ASCO还与美国血液病学会(ASH)一起举行了联合研讨会,鼓励参会者吸取跨学科知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