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血症的治疗用药注意事项:
1、固崩止血
妇科血症多莫过于崩漏,危莫过于暴崩。暴崩之时,治疗首务在于止血,分秒必争,中西结合,共奏止血之力。尤昭玲教授认为其病机不外乎气虚、血热和瘀阻三个方面[1]。中医治疗以益气养阴,化瘀止血为治疗原则。因气能摄血,故止血以益气为主,以益气为先;况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精血津液皆属于阴,失血必伤阴,阴虚则生内热,热扰冲任则迫血妄行,故此时养阴有宁血之意。“塞流”以止血以不留瘀为目标,故炭类药物的选择以化瘀止血为主。尤教授临床常用经验方为“功血宁方”,主要药物组成有党参、黄芪、炙龟板、茜草、乌梅炭、阿胶、陈皮、甘草,浓煎频服,如腹泻加山药。方中黄芪为君,量大力宏,益气止血,党参为臣,健脾益气,参芪合用共奏益气摄血之力。阿胶味甘性平,入肝、肾经,能滋阴润肺,补血止血,用于多种出血证,止血作用良好,且为补血佳品,对出血而兼见血虚阴虚者尤为适宜;龟版味咸、甘,性微寒,有滋阴潜阳、养血补心之用。《神农本草经》云龟版:“……主治漏下赤白,……”;乌梅酸、涩,性平,有生津收敛之用,生津则助阴血生,收敛则固血,乌梅炒炭则止血力佳;陈皮理气健脾,使诸药补而不腻;茜草炭清热凉血,化瘀止血,有止血不留瘀的功用。以上诸药佐助参芪养阴、清热、化瘀止血。甘草调和诸药为使。纵观全方益气以摄血,养阴清热以宁血,化瘀止血而不留瘀,配伍得当,构思巧妙!
2、调经止血
阴道异常出血者除久漏不止,尚有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经前点滴出血等情况,临床治疗需要辩证论治, 调经止血。
2.1经期延长、月经过多
基于“久漏久崩,宜清宜通”,对于久漏不止、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等病证一般不宜止血而应理血,务使瘀血散化,经络疏通,血行归经,方能血止。在功血宁方的基础上,出血量多选血余炭、大黄炭、炒蒲黄、白芍、大小蓟;仙鹤草、荆芥炭、贯众炭、大小蓟。有瘀者多表现为经血内有紫暗色块、舌体紫暗。因久漏必瘀,瘀血不去,新血不得归经,则出血不止,适当佐以化瘀行血之品,有通因通用,不止血而血自止之妙。常用活血化瘀药有:茜草、乌贼骨、棕榈炭、茺蔚子。面色灰暗白,舌体淡胖者证属虚寒,用赤石脂、禹余粮。经血有腥臭味、舌体暗红、苔黄腻者少佐清热凉血药物,可起到清热止血之用,常用白芍、椿根白皮、丹皮、黄连、茵陈。手足心热、舌体红瘦者证属阴虚,用滋阴清热之灸龟版、黄柏、旱莲草、生地、白芍。量少淋漓者,宜采用收敛止血药,可选用用仙鹤草、地榆、白茅根、棕榈炭、五倍子。
2.2经前漏红
经前漏红,即经前期月经少量间断出血,持续1-2天,月经才正式来潮,多见于黄体功能不全、子宫内膜炎与子宫内膜卵巢异位者。该病易反复发作,不易治疗。临床多分两型论治。兼夹心肝郁火、湿浊、血瘀者多经血暗红、心烦口苦、舌体暗而苔黄腻。治疗不宜过用收涩、过温药物。在因势利导,促使经血排出的基础上加莲心、石斛、合欢皮、旱莲草、鹿衔草、青蒿、荆芥、泽泻、佩兰。面虚肿灰暗、形寒肢冷、舌体胖为阳虚病变,治宜益气助阳,选党参、白术、茯苓、山药、寄生、菟丝子、鹿角霜、锁阳。仅夹血丝者可选生地榆、仙鹤草、荆芥。
2.3经间期出血:
经间期出血即排卵期出血。经间期是氤氲状况下的气血运行较活跃的阶段,胞卵需顺势破膜而出,故气血宜动不宜静。动稍过,则有出血;静则胞卵不能排出。经间期出血多系肝经有湿热内蕴。治疗之时宜散湿热,忌过用固敛酸涩之品。常用药物有仙鹤草、荆芥穗、侧柏叶、生地榆、大蓟、小蓟、生地、白芍。有瘀时腹痛、经血中有瘀块杂物、舌体紫暗,药物用马鞭草、鹿衔草、茜草、紫珠草、荆芥穗清热化瘀止血。出血量多时用马鞭草、鹿衔草、旱莲草、仙鹤草清热止血。
2.4宫环出血
宫环出血病因病机特殊,为“金刃异物”直接损伤胞宫脉络,经脉瘀阻(即血瘀),是宫环出血的关键性病机。因此本病在论治方法上也有其特殊性。不能祛因论治,临证常分肝郁血瘀、阴虚血瘀、气虚血瘀论治,而血瘀胞宫为本病的实质,化瘀止血是贯穿各法的有效治法[2] 。在以化瘀止血的基础上分阶段论治。在经期第1―3天,用活血化瘀法,促进气血流动,促进子宫收缩,加速子宫内膜脱落,瘀血排出,从而达到瘀去血止,选用地锦草、鹿含草、荆芥、茜草;经行4―5天采用益气补肾,止血固冲,补气止血,养血调经,需用党参、黄芪、菟丝子、川断、仙鹤草;经净后,主要以调理冲任、气血为主,病久失血过多者,用阿胶、当归养血补血。黄芪、升麻、蒲黄、枳壳等具有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马齿苋有麦角样缩宫止血作用,子宫强烈收缩增加了节育环对子宫内膜反馈性刺激,故在非经期治疗本病时不宜重用。
3、安胎止血
尤昭玲教授认为:肾藏精,主生殖。冲为血海,任主胞胎。肾气受损,则冲任不固,不能固摄胎元,系胎养无力,以致胎动不安、胎漏甚至滑胎,故补肾固冲任为安胎的主要治则。肾精充沛,冲任得养,则胎元自固。虽胎漏、胎动不安、滑胎有肾虚、气血两虚、血热、跌扑损伤、Y瘕伤胎等不同,但在临床安胎中,随证施治,当以治肾为先,益精为要[3] 。
肾为先天,脾为后天。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能生血、统血,脾旺则统摄有权。若脾气虚弱则气血运化无力,胎失所养,血失所固,以致胎漏、滑胎等诸疾发生,正如前人所说“养胎全在脾胃,譬之钟悬于梁,梁软则钟下坠,梁断则钟下堕”。因此胎漏、先兆流产所致下血者脾肾同治亦是基本大法。
安胎止血虽以脾肾为重,但也离不开对肝的疏调。肝藏血,主疏泄,若肝气郁结,肝郁化火,热挠冲任、胞宫,则致胎元不固而出现胎漏、胎动不安等症状。临证需肝肾同调,可在补肾基础上予以疏肝泄热或柔肝止痛之品而安胎,疏理气机亦是治疗妊娠病的重要法则。但用药要温和,如加用柴胡、白芍、黄芩等。此所谓“疏得一分气,养得一分胎”。临床常用安胎饮(经验方)为基本方加减治疗,基本药物有西党、生芪、寄生、山茱萸、白术、苏梗、陈皮、大枣、苎麻根等。
若出血伴腰酸痛,为肾虚则不能固胎,可选用狗脊、菟丝子、川断、寄生、枣皮、苎麻根、金樱子等补肾以系胎。出血伴腹胀者在补肾方药中必加补气的药品,其寓意不在健脾,而重在补气,“疏得一分气,养得一分胎”,可选用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等补气以载胎、补气以摄血。出血伴心烦、口苦、口干、夜眠不宁者为心肾不交,可选用钩藤、枣仁、茯神、龙齿等药宁心安胎,此与现代医学的镇静安神治疗用意有异曲同工之妙。若出血伴舌红、口干者宜清热安胎,选用“安胎圣药”黄芩、白术;伴腰痛、便秘者选用“安胎妙药”菟丝子、山萸肉以补肾涩精,益阴固阳。若出现腰痛、便秘、口干者可选用“安胎三子方”菟丝子、枸杞子、桑椹,三子相配,补而不腻,不温不燥,平补肝肾,阴阳两虚皆可用。
此外谨记安胎止血禁用大寒、大热、滋腻、淡渗之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