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不是天生就有睡眠问题,睡眠问题几乎都是大人造成的。睡眠问题很难,但是绝不是无解
・的婴儿普遍睡眠不足,这是因为缺乏良好的睡眠技巧和睡眠安排。宝宝普遍睡得太晚,婴儿不管睡多晚很可能醒来的时间都是早上6点左右,所以要保证宝宝的睡眠量,必须要让宝宝睡得早。10点多对宝宝来说太晚太晚了。
・宝宝的睡眠问题不一定能够自愈,随着年龄的增加有可能越来越严重。宝宝的睡眠需要帮助,但不需要代劳。
・当代由于宝宝都是家中的宝,宝宝一有任何问题,妈妈可能立刻响应,没有片刻迟疑,这对于小月龄宝宝的安全感可能很有帮助,但随着宝宝的成长,需求越来越复杂,这种亲密无间和毫无延迟的相应反而会破坏宝宝自我学习,自我安慰的能力。如果宝宝处于一直有人逗,一直有人说话的状态中,他自己的安静时间就少了,长大之后容易有多动症的问题。给宝宝空间思考和解决他自己的问题,学着自我安慰非常有必要,妈妈也需要适当的放手,有时候默默陪伴保持距离反而更好。
・当睡觉吃奶都混在一起的时候,母乳宝宝有可能更容易有睡眠问题,夜醒也绝不是宝宝需要安慰这么简单,妈妈需要更细心的观察宝宝的信号。家人疼爱的宝宝,被抱得多,喂得及时,有可能更容易养成睡眠依赖。
・学得早不一定学得更好,有的时候要尊重宝宝水到渠成的成长阶段,不要提前太多,不要教太多,宝宝用自己的方式在玩的时候,尽量不要去打搅他,保护他的专注力。
・真正的兴奋和睡前的兴奋是有差别的,要注意区分,宝宝疲劳时候反而更容易表现为兴奋,这和成年人睡前疲倦完全相反。不要误以为宝宝不困,过度疲劳的情况下很可能会磨觉。入睡困难程度和睡前兴奋程度成正比,入睡后不一会就醒来或者哭也可能是睡前太兴奋导致作梦,不是只有意外的声音才能对宝宝构成惊吓。婴儿的神经系统比较脆弱,不让他过度兴奋是对他的保护,比如过于刺激的声光玩具,手机,长时间的逗笑,或者把宝宝抛起接住等等。一个成年人一天哈哈笑的时间也很有限,宝宝清醒的时间本来就不多,很难承受剧烈的情绪变化,安静和较少变化的环境对宝宝成长更为有利。
・家长要尊重宝宝的需求,但是更要掌握主动权,适当引导,不要完全被宝宝牵着鼻子跑,这样最终会容易使事情失控。
・睡前喂固体食物会使宝宝睡得更好, 错! 加重身体消化负担,而且容易引起胀气,胃食管反流等问题。
・白天少睡会使宝宝夜晚睡得更好,错! 过渡疲劳会让入睡变得困难。
・为了宝宝睡得更久特地延长宝宝醒着的时间,错!
这会让他平静下来变得困难,睡觉也就变得困难.很多新爸新妈每天要工作到很晚,有的时候为了回家见到宝宝,推迟宝宝的入睡时间,这点其实会造成宝宝的睡眠问题,更好的选择是让宝宝按时睡觉,早上再起来陪宝宝玩。
・对于成年人来说可能几个月都没有太多变化,而宝宝成长唯一不变的就是每天在变,家长要及时更新信息和知识储备,才能跟得上步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