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的故事
如果说医院是一个生与死较量的战场,那么急诊科的医生和护士们就是这场战争的先头部队。急诊科是医院中突发情况最多,急症病人最集中,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因此,急诊科可以说是医院的缩影,直接反映了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和人员素质水平。在这里每一天医生和护士们都要时刻与死神赛跑,处理所有的突发事件。
当马年到来的欣喜还未冲淡时,未曾有人意识到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一步步走来。本应是儿科就诊淡季的春夏之交,每天急诊的就医人数却高达四百多人次。可每一名儿科医生的心里却异常的紧张。自从急诊上发现第一列重症手足口病以来,几乎每天都有类似的病例在急诊出现。我们都知道重症手足口病,传染性强且病情发展迅速,早期除了发热外几乎没有任何症状,当典型的临床表现出现时,患儿往往已进入肺水肿期,极易出现肺出血呼吸衰竭,病死率极高。手足口病不但严重威胁着孩子们的健康,而且存在很高的医疗安全隐患。我们每一名医生都高度紧张,对患儿严格仔细的查体,不敢放过一点蛛丝马迹。主任说过:“急诊科是医院的第一道门。”而在手足口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能否把好这道门,考验着每一名急诊人。还记得前不久一名精神差,手足皮疹的患儿来到我院就诊,其家长并没有意识到患儿病情重,仍在排队等待就医,值班医生王吉燕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个异常的孩子,在救护车无法马上到位的情况下,王大夫当即决定自己打的,将这名患儿送到了传染病医院,不仅为患儿的救治赢得了时间,也避免了一次潜在的医疗纠纷。
在这样高的精神压力下,急诊科的每名医生从接班到下班,始终忙碌的手脚不停!当绝大多数人在安心的休息时,他们却战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清晨8:00到下午4:00的白班、下午4:00到晚上10:00的半夜班,晚上10:00到清晨8:30的夜班,同事们每周都是这样没日没夜地轮转着。我这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有时都觉得筋疲力尽,吃不消,可没有一名医生喊苦喊累,有时看到我们的主任、护士长熬夜值班时,真心被她们的奉献精神所感动。由于我们的输液病人多,输液环境又差,出现输液反应是常有的事,每次的输液反应的临床表现都是那么的惊心动魄,让人后怕,像突发高热,肺水肿,过敏性休克,这些情况都时有发生,每次我们的主任、护士长都冲在最前面亲自抢救,由于是突发事件,所以每次的过程我们都胆颤心惊,稍有闪失即可导致一条生命的离去,造成严重医疗事故,就这样我们目睹了无数次的惊险,磨练了我们急诊科的所有人员的意志,造就了我们吃苦耐劳,不计个人得失的好习惯。
上周王淑珍大夫生病了,下班后身心疲惫的躺在值班室输液,我说:“大姐,这么难受就请两天假,好好养养病吧。”王大夫却说:“这段时间是特殊时期,我要是请假,你们就要每天连上12小时的班,太辛苦了。”我心里一阵感动,这就是我们保健院的急诊科医生,为病人考虑,为同事考虑,永远把自己放到最后!
曾有人说过:“拯救人类灵魂的是牧师,神话中复活人生命的是神,那么医生就是介于神和牧师之间的那个人”。也有人说:“医生不过是在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扮演着上帝的角色。”可医生毕竟是人,不是神,现代医学虽然发达,但还是有许多无法治愈的盲区,也有回天乏力的时候。医生的职业应该是神圣的,患者要o医生尊重,信任与支持。医生也给予患者解除病痛之外的关怀与仁爱。要在冲突与对立中找到平衡,找回希波拉底誓言给予的崇高与责任。
在急诊室,每天都有孩子健康地离开,也有些生命在这里永远地画上句号,面对健康和生死的不同态度,不同的病患家属在这个特殊地方暴露出他们内心真实的善与恶、美与丑。可在这里有这些平凡的医护人员在为着素不相识的人们去忙碌,他们身上的那份责任感一次次让我动容,他们的坚毅,果断,他们的奉献精神让我看到了“医者仁心”的职业信仰。健康与病痛相连,生命与死亡并存,是每天都在急诊室里发生的故事,弥漫在这里的温暖感人的空气,让我为这些平凡而伟大的同事们感到骄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