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毒物种类:常见农药类,包括有机磷农药、乙蒜素、各种除草剂如菊氰酯类、二甲戊灵等,除虫剂包括吡虫啉咯菌晴、万虫杀、喃丹等。各类药物也是引起中毒的重要原因。常见药物包括精神类药物如氯米帕酮、氯氮平、阿普米伦、奋乃静、氟哌啶醇、五氟利多等等。
止泻药如方地芬诺酯;降压药类如托普利、复方四嗪利血平、尼莫地平、复方降压片。甚至抗风湿药物如保太松,抗结核药利福平;降血糖药:格列本脲。此外尚有齐拉西酮、亚硝酸盐、高锰酸钾、呋喃丹、醋精、地高辛、克咳敏等药物等等。其他还有灭鼠药 、酒精、氰化物、强酸强碱类包括火碱、浓硫酸等等。
中毒方式:1例为用“敌敌畏水”洗头所致敌敌畏重度中毒,其余均为误服中毒。3例酒精中毒者中,2例12岁男孩与同学对饮中毒,1例15岁男孩因与其哥哥生气企图饮酒自杀.
临床表现:神经系统表现异常占69.3%,多为精神差、嗜睡、烦躁、昏迷、抽搐,其中2/3病人出现脑电图中-重度异常。消化系统异常占31.6%,多为呕吐、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同时伴口腔粘膜烧伤5例。呼吸异常占22.7%,主要表现呼吸节律改变及呼吸表浅。肝功能异常者占56%,急性肾功能衰竭3例,一半以上病人伴有低-中度发热,个别病人局部皮肤烧伤。
治疗:有机磷农药及灭鼠药、精神类药物中毒时:多有意识障碍,嗜睡、烦躁、昏迷、抽搐等,甚至多见发热,而相当部分家长不知患儿误服药物或农药,故极易误诊为病毒性脑炎,在这里需特别注意。一旦确诊为急性中毒,立即给予清除有毒物质治疗:
①对误服药物、毒物者,12h内均予催吐、洗胃、导泻;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脱水、利尿,促进毒物排泄;保护胃肠黏膜,保护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等综合对症治疗。
②对皮肤吸收中毒者:用大量清水清洗手、头、眼、耳、皮肤等。
③立即应用特效解毒剂:根据中毒种类不同,给予相应的解毒剂,如有机磷中毒者及早用盐酸异戊奎醚或阿托品、解磷定等。
④重症患者有中枢呼吸抑制及呼吸衰竭的,立即给予氧疗、机械通气等呼吸支持;有循环衰竭的给予适当的液体复苏及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同时尽早进行血液灌流、血液滤过清除毒物,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静脉营养支持。
小儿急性中毒重在预防,预防的重点在农村,首先要加强农药的管理,对常用的灭虫药、除草剂、灭鼠药等应妥善保管,放在小儿接触不到的地方。
其次,要加强药品的管理,家长要按医嘱给小儿喂药,在孩子生病时应尽量在儿科医师和药师的指导下用药,用药前应仔细检查药物及其有效期,不要随意加量或滥用成人药,要对乱用、错用或加大剂量服用药物的危害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家中的药品应妥善放置,不能让小儿随便拿到,特别是有甜味的药品(含糖衣)和抗精神病药物。
家长应教育小儿不要乱捡拾食物,不要玩耍带毒性物质的用具,如装农药的空瓶或塑料袋,不要随意拿东西放在嘴里,培养小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减少小儿急性中毒的发生。同时,医疗机构向社会各方面宣传防毒知识及适当的处理方法也是预防中毒的重要措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