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医学是医学与体育运动相结合的综合性应用科学,研究的内容是与体育运动有关的医学问题,运用医学的知识和技术对体育运动参加者进行医学监督和指导,从而达到防治伤病、保障运动者的健康、增强体质和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运动除了能使运动健儿为祖国争光,还能使人强身健体,俗话说得好:“生命在于运动”。
而高强度的运动训练难免给运动员带来不同程度的损伤,这种多年积累而来的运动伤病,是最困扰运动员的因素。
北京奥运会让全国的男女老少对体育运动热情高涨,赛场外随处洋溢着全民健身的火热情景:社区里的健身器材上活跃着一个个矫健的身影,在健身房里运动也逐渐成为了时尚的风向标。
很多人认为运动医学只是针对运动员的损伤诊断治疗,跟普通人没多大关系,其实不然,在运动中不论是运动员还是普通人都难免受伤,所以讲求科学运动十分必要。
运动医学监控防患未然
运动医学监控是对运动过程中肌体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判断被测者的运动能力,了解肌体的体能状况,运动者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状况,判断是否存在潜在的运动性疾病,系统功能是否完好,对运动有无影响等。
运动医学监控已经不再是运动员的“专利”,逐步走进了寻常百姓,现如今稍上档次的健身房,在您第一次办健身卡前,健身教练会对您肌体的各个指标做一个检测,监测您是否可以从事运动、适宜哪几项运动、哪几项运动是不宜选择的。
很多中老年朋友有这样一种观念,即自身的慢性疾病可以通过长期大量的运动而逐渐缓解,甚至康复,但科学证明,如果运动期间一旦停止药物配合治疗,病情就会出现反复。可见中老年朋友,尤其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老年朋友,运动要视自身情况而定,不宜过度运动。过度、不当运动不但起不到运动效果,而且还会对身体造成损伤,严重的甚至出现运动性猝死。
运动损伤需重视
运动医学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即预防为主。若平时运动前不做好预防工作,等到损伤发生了,再做手术修补,这种做法会给肌体带来很多无谓的伤害。
运动员不论在上场比赛前,或是训练前都会做热身运动,这样做除了能避免无谓的损伤外,还能更好更快地投入比赛和训练。在运动中,肌肉、关节、韧带等软组织损伤最为常见,因此我们除了要在运动前做好暖身运动外,在运动间隔期间,还要做好肌体的放松活动。一旦在运动中出现损伤,切忌忽视,严重者应及时就医。
在运动损伤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往往比较重视,但到了康复训练阶段,常被忽视。康复训练在我国是个新兴学科,很多人还不甚了解,认为康复训练就是理疗,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有些在运动过程中造成的关节损伤,表面看上去已无大碍,但是如果不进行康复训练,很可能发生粘连,致使关节活动度减小,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会更大。
注重饮食营养
膳食对人体健康、运动能力的影响逐渐被人们认识与接受,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主要可以分为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食物纤维和水七大类。从营养学来谈,人体运动不但要有充足的热能,而且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和比例要适当,并有充足的无机盐、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水分,也就是说每日各种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选择都要恰到好处。
糖是运动中重要的能源物质之一,运动时合理地补充糖,可以减少糖原消耗,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运动后即刻摄入糖对恢复肝糖原有较好的效果。摄取糖以粮食、根茎类食物、蔬菜、水果、动物肝脏和奶中摄取为宜。
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对运动有很大帮助,例如:钙、镁、维生素C可以预防运动中的不慎骨折外,还可以提高体能,而维生素B亦可提高反应能力。然而人体自身不会合成维生素,故必须从体外摄取,补充维生素,多吃水果蔬菜是很好的方法。例如:多食被誉为“水果之王”的猕猴桃,多吃生活中最常见的西红柿,这两种蔬果都含有很多的维生素C,故维生素在日常生活中很易补充。
大量运动后,体内新陈代谢的产物枣乳酸、丙酮逐渐累积过多,造成体液偏酸性,使肌体有疲劳感。为了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中和过多的酸,需多食碱性水果,如:橘、柚、橙、柠檬、李子等,也可食用碱性食物螺旋藻。
自古至今蜂蜜都被认为是对人体非常有营养的食物,而百花蜜,更是集百花之精华,安五脏润肠胃,有很好的抗疲劳效果。
让运动医学为健康护航
医疗体育在我国发展悠久,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医,早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已引用手法按摩、针灸、中药外用来防治拉伤扭伤等疾病。今天的中国医疗,不但继承了传统医学的精华,还吸收了西方医学的精髓,对运动损伤的防止和治疗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与进步。
微创技术便是现代医学的杰出产物,微创技术具有治疗创伤小、康复时间短、功能恢复快等特点,它对治疗因大强度体育运动而带来的膝关节创伤有很好的效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