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脑的正常生理功能依赖于充足的血供,虽然人脑的重量只占体重的3%,但血供却占心排血量的20%左右。但供血脑部的血管常常会由于动脉硬化、动脉夹层、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因而发生狭窄,从而产生脑供血不足。
脑供血动脉狭窄包括颅内和颅外的血管狭窄,是导致局部脑血流灌注不足、脑血栓形成或栓子脱落的主要原因,因而会产生相应的短暂脑缺血发作(TIA)、头晕、肢体无力麻木、行走不稳、言语不清、视物不清等脑缺血症状,甚至发生严重的中风。
中风的致死、致残率极高,救治效果不佳,但是相反,如果能及时发现脑供血动脉狭窄并采用规范的药物或手术治疗,常常可以预防中风以及反复缺血事件的发生,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也避免了给家人、社会造成负担。因此,有缺血发作症状的病人、老年人,以及有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高危病人,应尽早行磁共振血管成像、CT血管成像以及脑血管造影等相关检查明确有无动脉狭窄,并采取相应的规范化治疗,以改善脑组织血供,预防中风。如已发生中风,恢复后要及时明确血管情况,及时治疗,以防止再次中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