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天性睑裂狭小症先天性睑裂狭小症为睑裂狭小。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1.1 临床表现
睑裂左右径及上下径皆较正常明显的变小。有的左右径仅为13mm,上下径仅为1mm。常伴有内眦角异常。小睑裂多与上睑下垂、逆向内眦赘皮、内眦距离过远、下睑外翻、鼻梁低平、小眼球、小角膜、上眶缘发育不良等一系列眼睑和颜面发育异常并发,呈现Down综合征类似的面容,有的合并不同程度的智力缺陷。
1.2治疗
可分期进行整形手术,如外眦角成形术、隆鼻术,合并上睑下垂者行上睑下垂矫正术。
2、双行睫双行睫是先天性睫毛发育异常。为显性遗传。
2.1临床表现
在正常睫毛后方另发生一行睫毛,此睫毛由睑板腺口内长出。数目少者3~5根,多者20余根。多见于双眼上、下睑,亦有发生双眼下睑或单眼者。双行睫毛细软短小,色素少,亦有与正常睫毛相同者。排列规则,直立或向内倾斜。常引起角膜刺激症状。裂隙灯下可见角膜下半部染色阳性。偶有合并睑缘外翻者。
2.2治疗
可将睫毛用冷冻、电解破坏其毛囊,或在显微镜下切开缘进行分离,暴露出双行睫毛的毛囊,连同睫毛一块摘除,将切口的前后唇对合复位。
3、先天性眼睑内翻先天性眼睑内翻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女多于男。常随年龄增长而自然痊愈。
3.1 临床表现
多为双侧,在下睑近内眦部的睑缘内卷致睫毛倒向眼球。刺激角膜发生上皮损伤,常因流泪、畏光引起家长注意而来就诊。结膜充血、角膜下方可见浸润或薄的混浊,着色阳性。偶见上内翻。
3.2 治疗
轻者涂眼膏保护角膜,重者需手术矫正。本式常先用线状刀行下睑皮下充分剥离后,做缝线内翻矫正术,利用缝线牵拉的力
4、上睑下垂
4.1先天性上睑下垂
(1)单纯性上睑下垂为先天的提上睑肌发育异常所引起的上睑下垂,但分布在提上睑肌的神经正常。
治疗
手术为惟一治疗方法,可用提上睑肌缩短或上横韧带徙前术,对重度者可做两者复合手术。今将笔者的术式介绍如下:
①用龙胆紫标记皮肤切口,一般距睑缘3~5mm。
②麻醉:眼睑和提睑肌深部浸润麻醉,穹隆部结膜少量浸润麻醉。
③分离结膜:
于近上睑缘中央处做一牵引缝线,用开睑钩翻转上睑,牵拉牵引缝线,充分暴露上穹隆部结膜,于中央处做垂直于睑缘的3~5mm的结膜切口,以剪刀伸入切口,分别向两侧潜行分离穹隆部结膜后,缝合结膜切口1~2针。
④分离上横韧带及提上睑肌:伸入角板至上方穹隆结膜。按设计标记做上睑皮肤切口,剪除部分眼轮匝肌,暴露睑板及睑板上缘。从提上睑肌前面向上后方剥离至眶隔,将眶隔切开,剪除脱出脂肪,用开睑钩将眶隔切口的上缘及脂肪向眶缘部牵拉后可在眶缘处后下方见到横行的、质地坚韧的白色韧带。将其与下方的提上睑肌分离后继续向深部分离提上睑肌,于睑板上缘横行剪断提上睑肌。同时剪断两侧方,游离提上睑肌以牵拉自如无抵抗感时为妥。
⑤缩短提上睑肌和徙前上横韧带:于距睑缘1~2mm睑板浅层安置三对褥式缝线,分别穿过预定切除提上睑肌部位的上方及上横韧带,结扎缝线后观察上睑位置,满意后剪除应切除的提上睑肌。
⑥缝合上睑皮肤切口:缝合6,为达到重睑目的,缝线在穿过切口上唇后可通过提上睑肌切除的断端,再穿过切口下唇后结扎。
⑦做下睑牵拉线以保护角膜不使其暴露,将其固定于前额。
⑧术后隔日换药,7天拆线。
(2)上直肌运动障碍并发上睑下垂从胚胎发育上人的上直肌从提上睑肌虽已分离,但此两者仍可共同陷于发育异常,出现上直肌运动障碍并发上睑下垂。笔者也遇到双上转肌麻痹并发真性上睑下垂的病例。
治疗
做上直肌缩短术后使眼位可以上转,3个月后根据Bell现象的有无酌情做提上睑肌缩短术或上横韧带徙前术。
4.2后天性上睑下垂
(1)肌原性上睑下垂
①由于年龄因素逐渐出现上睑下垂,严重者常用手指抬起上睑或头向后倾视物。原因为提上睑肌的肌腱膜裂开所致。可用上间发生于家族性的上睑下垂。治疗:与肌原性上睑下垂相同。
(2)外伤性上睑下垂
为上睑深层裂伤、眼眶缘骨折、眼眶壁骨折、眼球摘出后所发生的上睑下垂,属于此类。
(3)神经原性上睑下垂
为Homer综合征及动眼神经麻痹的部分症状所出现的下垂。
(4)机械性上睑下垂
当上眼睑重量增加或瘢痕形成影响上眼睑的提上功能等,属此类上睑下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