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氧保健或氧治疗正被许多患者所接受,但如何正确选择、正确使用等很多氧保健、氧治疗知识大家并不十分清楚,存在很多认识上的误区,下面就常见问题加以介绍。
一 、常见的吸氧产品
目前市场上有氧气袋、氧气瓶、制氧机、氧力得等产品,每个产品有其优缺点,选择吸氧产品时要考虑到其产品的吸氧疗效、实用性、方便性、安全性、经济性等因素。
1、氧气袋
充满气后约50升氧气,使用时的最高压力是10.0kpa(附加压力相当于0.1个大气压),如果用鼻导管吸氧,氧流量按2升/分计算,则可用25分钟左右,前10余分钟压力高氧气会自动流出,后10余分钟因压力降低需用力挤压氧气袋后氧气方可流出。充满气后即便不用放置几天氧气会部分流失。
优点:价格低廉,充气方便,危险性小。缺点:使用不便,含氧量少,不能长期保存。
2、 氧气瓶
常用的有2升、3升、4升、6升、8升、10升、15升、40升等型号。使用时氧气流量可以任意调节。不同型号氧气瓶灌满氧气(按130个大气压计算)后的含气量为:2升=260升氧、3升=390升氧、4升=520升氧、6升=780升氧、8升=1040升氧、10升=1300升氧、40升=5200升氧。
优点:使用方便,氧气流量任意调节,可以长期保存。缺点:一次性投入较大(几百~上千元),携带不便。
3 、制氧机
目前市场上的售价几百~几千元不等,使用寿命几个月~几年,基本采用的是分子筛产氧,开机后氧气会自动流出,不需任何添加剂,但流出的并非纯氧,氧浓度与流量成反比,即流量越大、氧浓度越低。通常流量2升/分时,氧浓度可达90%左右。
优点:使用方便,不需换气。缺点:价格昂贵,出故障后维修不便,氧并非纯氧,不宜携带。
4、 氧力得等化学制氧剂
氧力得市场售价几百元,产氧量的多少取决于投放化学制剂的多少,一般二袋制氧剂可产氧20―40升,个别人感觉有异味,一旦投入制氧剂后中途无法终止化学反应,即便不吸氧气也不能回收。
优点:适合外出旅游携带。缺点:氧流量小,持续时间短,平时消耗品较贵,使用非常不便。
5、 负氧离子发生器
开机后可产生一定量的负氧离子,不稳定的特性对室内空气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一般来讲很难改变室内氧浓度,因此靠负氧离子发生器治疗缺氧性疾病缺乏理论依据,很难起到想象的预防保健作用。适合于长期卧床或很少外出的慢性疾病患者的室内空气消毒,以提高空气质量、减少感染的机会。
优点:使用方便,能起到净化居室空气的作用。缺点:不能提高室内氧浓度,对缺氧性疾病起不到保健治疗作用。
二、常用的吸氧方法
1 、鼻导管或鼻塞吸氧
该方法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传统吸氧方法,由于吸氧时部分空气同时也吸入体内,所以实际吸入的并不是纯氧,其氧浓度约30~40%(与氧流量大小有关)。此外,呼气时氧气仍源源不断流出,所以造成了一半氧气的浪费。
2 、普通开放式面罩吸氧
只有一根进氧管,通过面罩上的开孔进行排气,吸入的同样不是纯氧,氧浓度基本同鼻导管吸氧(30~40%),同样造成了一半氧气的浪费。
3、 常压密闭面罩吸氧(便携式高压氧)
该吸氧需要与氧气瓶连接,面罩为全密闭式,吸入的氧为一个大气压的纯氧(0.1MPa),氧浓度为100%,适用于无二氧化碳储留的缺氧患者,因为只有吸气时才会有氧气出来,所以不会造成氧气的浪费,非常适合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家庭保健治疗。
三 、如何正确选择补氧措施
1、 呼吸系统疾病
常见的有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气管炎等,上述疾病建议在家采用鼻导管或鼻塞“低流量间断吸氧”,氧流量1~2升/分钟,因这些疾病除缺氧外还伴有不同程度的CO2储留,氧流量过大、浓度过高会造成肺功能下降,不利于CO2的排出。
2、 心血管系统疾病
常见的有冠心病(心绞疼)、心梗、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等,无论是缓解期、还是发作期,除缺氧外一般不伴有CO2储留,建议采用“常压密闭面罩吸氧(便携式高压氧)”,吸入的氧分压远高于普通鼻导管或鼻塞吸氧,不但有保健作用,还有治疗作用。每次吸氧时间长短因病情而定,建议每次吸氧10~30分钟,否则体内难以达到相应的氧含量。
3 、脑血管系统疾病
常见的有脑梗塞、脑供血不足、脑外伤、脑出血、神经血管性头疼等,一般无CO2储留,因此建议采用“常压密闭面罩吸氧(便携式高压氧)”,最大限度的改善脑缺氧。建议每次吸氧时间10~30分钟。
4 、学生、孕妇、脑力劳动者
建议采用“常压密闭面罩吸氧(便携式高压氧)”,建议每次吸氧时间10~30分钟,最好放在最需要用脑时或感觉最差时。
5 、癌症及其它疾病晚期、临终前
这时的吸氧以减轻患者痛苦为目的,可以采取任何方式的吸氧,吸氧时间也没有任何限制。
四、 家庭保健吸氧存在的误区
1 、吸氧不会引起成瘾性
所谓成瘾性包括了精神依赖和躯体依赖二种情况,精神依赖指服用某种药物后的变态渴求并从中获得变态快感;躯体依赖指反复服用某种药物所致中枢神经系统的特殊病理生理改变,需用该种药物持续维持以避免突然停药后产生的“戒断症状”。氧显然不具备上述条件,氧是人一生中需要不断从空气中摄取的物质,吸氧时既不带来什么特殊的快感,停止吸氧后也不会产生“戒断症状”,它改善的只是缺氧症状,所以吸氧不会成瘾,不会造成依赖。
2 、吸氧不会轻易引起氧中毒
不但是纯氧,只要氧浓度高于21%、超过一定安全时限时确实有中毒的可能,但吸多少氧算过量呢?大家并不清楚,吸氧有其安全时间界限,决非大家想象的吸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就会马上中毒,更有甚者认为吸几口纯氧就会中毒,存有吸氧恐惧心理,其实完全没有必要。
一般认为普通鼻导管吸氧(氧浓度30%~40%),连续吸氧10 天左右,面罩吸纯氧(氧浓度100%)连续吸8小时左右,有可能发生氧中毒。此外,氧中毒的发生除与吸氧时间的长短有关外,还与当时的身体状态、年龄、情绪、温度等多种因素有关。一般家庭吸氧或医院常规吸氧治疗远在安全范围之内,是不会引起氧中毒的。
3 、吸氧并非只适用于生命垂危者
缺氧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纠正缺氧是很多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改善缺氧呢?可以通过以下途径:(1)扩血管药:通过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缺氧,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治疗方法,如冠心病、脑供血不足等。(2)输血:通过输血增加红细胞的数量,从而增加了血液的携氧能力、改善缺氧。(3)药物:通过增加氧在体内的利用率改善缺氧。(4)人工冬眠:通过降低基础代谢率、减少耗氧,达到改善缺氧的目的。(5)吸氧:通过吸氧增加氧的摄入量,从而直接增加了血液中的氧含量改善缺氧,可以说吸氧是最直接、最经济、最快速、很少负作用、一种切实可靠的有效途径。
传统的吸氧观念,认为人只有生命垂危时才给予吸氧治疗,其实不然,氧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我们可以把其当作药物对待,以冠心病为例,口服扩血管药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血流量改善缺氧,吸氧则是直接增加血液中的氧含量改善缺氧,途径不同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改善缺氧,如果采取“常压密闭面罩吸氧(便携式高压氧)”,除结合氧外主要增加的是溶解氧量,体内氧含量比吸空气增加了4.8倍,比普通鼻导管吸氧增加了3.0倍左右,单一从改善缺氧的角度看比药物来的更直接、更快,药物不可能使血流量增加3~4倍,如果坚持每日吸氧10~15分钟,对缺氧性心脑血管疾病具有积极的保健和治疗作用。
五 、吸氧时注意事项
1、氧气瓶应储存在通风条件较好的地方,远离火种火源。
2、氧是助燃剂,在没有火种火源的情况下氧浓度无论多高也不会引起火灾,当室内氧浓度超过30%、遇火种火源时会带来一定危险。
3、家庭大部分采用的是鼻导管或普通开放式面罩吸氧,呼气时氧气仍源源不断的流出,泄漏到了颜面部周围,此外呼出的气体中氧浓度也比较高,二者造成了局部氧浓度的增加,因此在使用时周围尽可能避免引起静电或电火花的操作,如吸烟、梳头、插拔电源、接打手机、使用电动剃须刀等。
4、氧气禁油,严禁用油布或酒精擦洗吸氧设备。
5、预防性保健吸氧应放在运动后、饭后或集中用脑期间,这时因耗氧增加易导致心脑缺氧,以应急治疗为目的只要身体不适时就可吸氧。
6、建议每次吸氧时间:鼻导管或鼻塞吸氧30分钟以上,常压面罩吸氧10分钟以上,否则体内难以达到相应的氧含量。
7、吸氧时条件允许可适度开门或开窗换气,让室内氧浓度控制在25%以下,以免发生危险。
8、氧气瓶每三年应到专业机构进行一次安全检测(测压试验)。
9、使用时发现吸氧设备有问题,首先切断氧源(关闭阀门、切断电源等),及时找专业人员维修,氧气维修工具要专用。
10、 吸氧结束后应及时关闭氧气瓶阀门或制氧机电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