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49年英国医生Ridley 将首例人工晶状体植入眼内以来,发展至今,人工晶状体在制造工艺、材料和植入技术等方面都得到巨大发展,令整个医学界瞩目,具有划时代意义。人工晶状体是目前矫正无晶体眼屈光不正的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它克服了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存在的问题。
人工晶状体的优点
1、物象放大倍率小。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放大4%,虹膜平面型放大3%,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放大小于1%。可用于单眼无晶状体眼。
2、球面像差较小。
3、术后迅速恢复视力,可建立双眼单视及立体视觉。术后矫正视力大于0、5的达到92-97%。
4、儿童人工晶状体植入对预防弱视有重要作用。
5、无环形暗点,周边视野正常。
6、适应症广泛,绝大多数白内障患者可接受人工晶状体植入。
人工晶状体缺点
1、人工晶状体度数测量误差,术后屈光不正。
2、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存在明显调节问题,视近效果差。
3、术后畏光、眩光、黄斑光损伤,医源性散光。
4、手术不当易出现并发症,如人工晶状体脱位与偏位等。
人工晶状体适用人群
1、绝大多数白内障手术患者可同期植入人工晶状体。
2、大于3岁(包括3岁)单眼或双眼无晶体眼患者。
人工晶状体不适用人群
1、小于2岁婴幼儿患者,眼轴、角膜曲率变化迅速,且难测量不能植入适宜人工晶状体度数。
2、先天性小眼球、小角膜患者要慎重。
3、角膜内皮细胞数异常。
4、有不宜做人工晶状体植入的全身或眼部疾病。
人工晶状体临床评价及发展趋势
1、人工晶状体是矫正无晶体眼最有效、最佳的方法。
2、人工晶状体眼的调节能力差、屈光不正及并发症等要加以重视。
更符合人眼生理功能的新型人工晶状体将会不断涌现。如拟调节人工晶状体、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注入式人工晶状体、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着色人工晶状体、散光型人工晶状体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