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起源于远古,形成于秦汉时期。先秦两汉是我国传统针灸医学的重要形成时期。产生于秦汉之际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把灸疗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进行系统介绍。它提出灸疗的适应证包括外感病、内伤病、脏病、寒热病、痈疽、癫狂等,认为灸疗的作用具有起陷下、补阴阳、逐寒邪、畅通经脉气血等多个方面。
其后灸法进一步发展,经历代医家的传承和发扬,至明清时期已颇为成熟,但到了清代的后期,由于历史原因灸法走向了衰落。使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我国弃之若敝履的灸法,在东瀛却得到了发扬光大。据考证,公元514年,我国针灸学首先传到朝鲜;公元550年,灸法又由朝鲜传入日本。
在古代,日本民间应用灸法预防保健、延年益寿一直是作为一年中的一件大事来行使,一般人中,普遍施行养生灸,并流行“勿与不灸足三里之人行旅”,“风门之穴人人灸”等谚语。在日本,无论男女,一生中都必须灸治4次:十七八岁时灸风门,据说是预防感冒,古代日本人认为感冒是万病之首;二十四五岁,灸三阴交,意在增强生育能力;
三四十岁,则灸足三里,认为可以促进脾胃功能、防止疾病、增加寿命:到了老年,为了防止视力衰退,除了足三里外还兼灸曲池,灸曲池目的在于使眼睛明亮,牙齿坚固。这一习俗一直延续到明治维新前夕。
近代研究发现,灸疗的临床适用范围极广,内外妇儿各科,男女老少,实证虚证,均可应用。在灸法的作用机制方面,研究者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认为灸法可能是通过多系统、多途径、多靶点的综合作用而发挥效应的,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均参与灸疗对机体的调节过程。
目前认为,灸法的温热性刺激和药理性作用,通过腧穴而激发经气,从而达到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其作用可概括为温经通络、祛湿散寒;升阳举陷、回阳固脱;消瘀散结、拔毒泄热;预防疾病、保健强身。
应用灸法治疗精神科疾病在古代早有记载。根据精神病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古代中医将其分为狂证和癫证。狂证俗称“武痴“,“发疯”,类似现代医学的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其发病机制是由于阴阳平衡失调,不能相互维系,以致阴虚于下,阳亢于上,脑神被扰,神明逆乱而发,其病位在脑,与肝、胆、心、脾等密切相关,在取穴上以肝经、心经、督脉穴位为主;
癫证俗称“文痴”,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单纯型精神分裂症、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抑郁症等病,其发病机制是由于思虑太过,所求不得,肝气被郁,伤及脾脏,脾气不升,气郁痰结,蒙蔽神明所致,古代灸疗文献治疗本病多辨证取穴,涉及肝经、脾经、心经、肾经、督脉等。
一般灸法的运用可配合西药、中药和针刺等手段,尤其在起病初期综合使用各种手段是起效快的关键所在。在疾病的中后期或者稳定阶段,采用针灸疗法可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从而使缩短疗程,复发减少,有助于恢复机体的阴阳平衡,摆脱不良精神因素的缠扰,实现心身健康回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