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祛邪,中医两大法宝
历史上很多著名的医家都提出“用药如用兵”,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中医里有正邪的概念,如《内经》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在古人的眼中,疾病的过程就是一个正气防御作战的过程。
正气可以看作是机体维持自身平衡稳定的能力,邪气就是破坏这种稳定的力量。人出生以后,这两种力量总是在不停地斗争。在实际战争中,军费支出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买粮草,一部分买武器。买粮草花费太多的话,部队没有战斗力;买武器过多,虽然有战斗力,却没有后劲,也不能取胜。中医处方也要考虑这两种力量的分配,即扶正占多大比例,祛邪占多大比例。翻阅一下古代的处方,可以发现很多方子中都有甘草、人参、白术、大枣等补益脾胃的药物,这些药物貌似没有直接的治疗作用,但绝不可以删掉。就连我们最熟悉的治疗感冒风寒的生姜红糖水,也是这种文武组合,红糖是甜的,负责在体内供应粮草,生姜是辛味的,负责在体表攻击寒邪。
外邪侵袭时,正邪交战就会给机体带来不适,比如发热畏寒等,这时邪气还只是在体表。体温越高,说明正气抗邪的能力越强,因此不要盲目进行物理降温。正确的做法是帮助正气祛除体表之邪,中医的术语叫“解表”。如果表邪不能有效地祛除,它进入体内将来会给健康带来很大麻烦。
在健康状态下,正气只是在体内“搞建设”,并不表现出战斗力。这和西医的观点有相通之处,机体中的大部分白细胞平时不在外周循环,一旦有了病原体入侵,白细胞马上释放到外周血,和外敌作战,表现出白细胞计数的升高。人没病的时候并不是说邪气不存在,而是因为正气的实力强大,邪气不敢有所动作。也就是前面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正气怎样才能强大?要顺应自然,恬淡虚无,无妄作劳。具体来说就是保持平静的心态、规律的作息、适度的运动、健康的饮食等。
正气也可以靠药物来增强,简单地来说,扶正的药物有补气与补血两类。补气的药物最常用党参、黄芪等,其中黄芪走体表,党参走内。平时容易感冒的人适合用黄芪,体内虚弱、气短乏力的适合用党参。补血的药物有阿胶、当归等,阿胶适合体质偏热的患者,当归性温,适合虚寒体质。另外还有不少成药可以选择,如补中益气汤、八味肾气丸、六味地黄丸等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来选择。另外,扶正要讲究水到渠成,不能拔苗助长,否则会给机体带来新的不平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