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应该是每个人一生当中可能都经历过的一个症状,很多人认为是小毛病,问题不大,老百姓可能在平时聊天时随口都会说“唉呀,这两天没有休息好,有点头晕”。当然绝大多数的头晕可能就是没有休息好或者是劳累引起的症状,通过休息会自行缓解,也不会有严重的后果。饥饿时会感到头晕、女性例假前后会感到头晕,蹲久了突然站起来也会感到头晕。
偶尔头晕或体位改变而头晕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应无大碍。但是有些头晕往往是一些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疾病的先兆。今天我们就来解密这些可能是对我们身体造成严重伤害疾病先兆的“头晕”。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头晕?那些不舒服的感受是头晕?
头晕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头晕(dizziness)也就是非眩晕性头晕和眩晕(vertigo)两个症状。很多人会把头晕与眩晕当成一回事,其实,头晕与眩晕是有区别的。医学上讲的头晕的自觉感受包括:为头昏、头胀、头重脚轻、脑内摇晃、眼花等的感觉。而眩晕则是更专业的症状,表现为运动错觉或幻觉,自觉感受以倾倒的感觉为主,或感到自身晃动、周围物体旋转。
睁眼时感觉周围物体在旋转,闭眼后感觉自身在旋转,同时还会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心慌,甚至还会感到肠蠕动增加和老想去上厕所的感觉等等。在医生日常工作中最常遇到的是眩晕。有些时候眩晕常突发性起病, 而且反复发作,影响日常生活,时间一长就会产生焦虑、抑郁及其他疾病,同时由于反复就医,经济负担也很重。
人体内哪个部位决定了人会感觉到晕呢?
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人感觉到晕主要是身体管理平衡的一套系统本身出了问题或者相关的其他系统的问题影响到了这个平衡的感觉,这套系统包括了前庭系统、视觉、本体感觉组成的平衡三联,当前庭系统、视觉与本体感觉所传入的体位、空间、静态与动态的各种神经冲动的整合不协调时,人就会感觉到晕。而这套系统的协调运行需要大脑中枢的调控,所以根据出问题部位不同又可以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
哪些疾病可以引起头晕?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可以引起头晕的疾病非常的多,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是周围性的眩晕,以耳朵内前庭系统本身的病变居多:
1、梅尼埃病: 多为中年人,发作之前无明显诱因。主要表现为突发眩晕、渐进性耳聋、耳鸣要考虑这个病。其次还有前庭神经元炎:一般表现为感冒后,突然出现眩晕及恶性、呕吐、心慌、出汗等,不会出现听力减退,大多数不需要治疗六周左右自愈;
2、良性位置性眩晕:这种病女性居多,病人的头部处于特殊位置时发生的眩晕,持续大约半分钟,伴有心慌、出汗及眼球震颤等。这种晕也可以自愈,但有些频繁发作的需要进行耳石复位治疗;
3、中枢性的眩晕:包括脑血管性疾病,颅内占位性病变,炎症等等;
4、脑血管疾病:引起头晕中以椎-基底动脉病变居多,与平衡相关的这些器官主要是由椎-基底动脉供血,如果椎-基底动脉发生病变,这些器官或神经组织缺血就会产生头晕。只要是影响椎-基底动脉血流的病变都可能导致眩晕的发生,其中最常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者闭塞,这类疾病常发生于老年人。这一类头晕一般持续时间较长,自觉症状较轻,一般不会伴有恶性、呕吐、心慌、出汗等症状。但同时往往伴有其他椎-基底动脉供血区缺血症状,如视物不清,黑朦、闪光、复视、视物变形、耳内疼痛,咽部不适,颜面肢体麻木,头痛,猝倒等。我们知道人体大脑中枢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由椎基底动脉供血的,所以这个部位病变出现的头晕往往提示进一步可能发生严重脑梗塞的风险;
5、颈源性头晕:顾名思义就是颈椎的病变引发的头晕,颈椎的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压迫了椎动脉或者刺激周围的交感神经也会诱发头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