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理解这个问题。因为在他们看来,“心病还需心药医”。这个所谓的“心药”当然指的不是那个化学的药丸或胶囊,而是指某种通过语言(包括劝慰、解释、说明、教育等)来达到的一种改变思想或情感的东西。人们很难把一个人愁苦、愤怒或者焦虑等情绪上的感受和这些化学粉末联系起来,既不理解也不相信化学物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理状态。
导致这种误区的原因很多,如果要从根本上消除这个误区,就必须对所谓的“心病”做一个分析。所谓“心”,指的是我们心理活动,包括一个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而“心”之“病”指的是一个人思维、感情以及行为方面的异常。首先,我们要理解,所谓“心”是以大脑作为物质基础的,如果没有大脑,没有几百亿个大脑细胞,就没有我们所谓的“心”,极端地说,你看到过一个没有大脑却仍然会说话、有思想并有着喜怒哀乐的人吗?但是我们看到过那些大脑细胞高度受损的人(比如严重的老年痴呆),几乎丧失了基本的属于人的心理的那些属性,以致于他们记不住刚刚说过的话,不会系鞋带不会用钥匙开门,更不要说有细腻的情感交流。因此,我们所谓的“心”不是一个抽象的、无形而又无处不在的东西,没有大脑,所谓的“心”就什么都不是。因为它根本不存在(宗教信仰和相信灵魂不死的信念是另一回事)。
那么,所谓的大脑这个“物质基础”又指的是什么呢?大脑有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的神经细胞,而细胞内又不断地发生着许多化学物质的合成、释放、分泌、再储存以及降解和清除等细微变化(对于大脑来说,这些变化可谓波澜壮阔)。我们任何一个微小的思想、情绪以及生理上的变化都离不开这些化学物质的改变,只是我们的肉眼看不到这些变化而已。因此,所谓“心理的活动”是以大脑的这些化学物质的变化为基础的,当然,深究下去,问题更为复杂,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我们的思想和情感不是凭空产生并游离于我们的身体和大脑之外的某种(神秘的)东西。
这样看来,所谓“心之病”实际是“脑之病”,简单地理解的话,“心之病”是大脑化学物质失衡的结果。因此,结论就变得很清晰:药物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理,也就是说,有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药物来纠正心理的病态。例如,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抑郁是大脑内的一种叫做“五-羟色胺”的化学物质缺乏的结果,而精神病性的幻觉和妄想则与一种叫做多巴胺的化学物质分泌过多有关。我们也知道,一种叫做去甲肾上腺素的化学物质可以提高人的警觉和注意力,而乙酰胆碱的缺乏和谷氨酸分泌过多,则可能与记忆损伤有关。当然,问题要比这复杂的多,因为除了这些所谓的中枢神经递质外,还有大量的化学物质参与人的心理活动。
说到这里,还是有些人会困惑:如果心理问题都有物质基础的话,为什么心理治疗(专业一点儿的“心药”)能够使人改变?言外之意,为什么“心药”能够改变化学物质?这可能吗?
完全可能。心理治疗需要依靠语言,语言作为一种信号刺激,可以使大脑产生化学物质的改变,难道你没有经历过因为愤怒而浑身颤抖、大脑一片空白的体验?没有经历过因为悲伤而“寸断肝肠”的痛苦?思想和情绪改变着我们的身体(包括大脑),这个改变既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好的方面就是,通过心理上的疏导、认知的改变、情绪的宣泄,我们大脑内的某些化学物质的失衡重新得到纠正。
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药物和心理疏导一样,都具有治疗的作用。只不过,药物是通过改变化学物质来改变一个人的情绪和思想,而心理治疗是通过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和情感来作用与大脑的化学物质,其结果是:我们的大脑发生了细微的物质变化,而这些变化在心理上的反映就是我们的思维、情感、行动和人格的改变。
但是,对于比较严重的心理(或精神)问题,化学物质(药物)无疑具有更快更强的治疗作用,而这些作用不是心理治疗(心药)所能简单做到的,同样,也有一些问题,心理治疗能够大显身手,而药物却望尘莫及。
现在你或许清楚啦,有些心理问题,仍然需要药物来解决,有时候,它们解决的更快、更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