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老龄化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资源枯竭、环境恶化、恐怖主义和疑难病症等剥夺着人类的生命,使非正常死亡数量不断增加。随着死亡学研究的深入,死亡标准也发生了变化。为教育人们爱惜生命,培养健康理性的死亡观,死亡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
1、死亡教育定义 所谓死亡教育,就是如何认识和对待死亡所进行的教育。它从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医学、经济学、护理学和法律学等不同方面增进人们对死亡的认识,善待生命,在面对自身或他人的死亡时能寻求良好的心理支持。死亡教育所探讨的不只是死亡本身的问题,还包含人们对所处的这个世界的感觉与情感。
2、死亡教育的作用
2.1 有助于护理人员了解患者死亡时的生理和 心理改变 人的死亡无外乎3种情况:意外死亡、自然死亡和疾病死亡。作为护士,着眼点是占3种死亡总数90%~95%的疾病致死。一般来说,疾病致死都经受不同程度的生理痛苦和精神折磨,所以需要护士以各种科学方法去减轻病痛,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
2.2 有助于形成新的生命观 传统生命观告诉 我们,生命是最神圣的,生命是最幸运的,生命是最珍贵的,生命不能轻易地结束。其映射在医学活动中就是患者的生命是神圣的,应当不惜一切代价去抢救患者的生命,维持和延长患者的生命过程。而这样做其实并非真正的人道主义。新的生命观不仅强调生命的神圣,更强调生命的质量与价值。死亡教育是提高生活质量的科学,它让人们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在筹划个人有生之年的蓝图时,要有计划地合理安排。
2.3 了解相关医疗机构服务和丧葬习俗 让护 理人员了解临终护理服务的进展,诸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SARS等特殊疾病的临终护理,替代疗法的功效等。同时,提倡摈弃一些旧的殡葬习俗。我国每年死亡人数约700万人左右,其中土葬者达400万之多,仅此一项就挤占了耕地74万亩,消费高达100多亿元。有些地方甚至出现“活不起”,因为看病太贵,死也死不起,大办丧事负担重。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孝道”很大程度上表现在病、老、死上,这一点已深深融入人们的价值观里,因此加强死亡的文明建设,任重道远。
2.4 了解与死亡相关的社会和伦理问题 主要 是对安乐死、尸体解剖和器官移植等问题的认识。美国有1例30多岁死亡的青年,捐出了7个器官,同时挽救了37条生命,这是一项爱的举动。而我国每年患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有几十万,其中只有几千人能获得移植;因角膜疾患致盲者达 200多万,接受角膜移植者仅3000例左右。其主 要原因就是器官来源少。
3、死亡教育的内容 涉及死亡学的基本概念;死亡心理的基本理论、死亡研究;家庭居丧悲伤与心理辅导;哲学与宗教死亡思想;死亡的社会文化方面问题;死亡的道德法律方面问题;以及死亡的超越问题。
4、临终关怀
4.1 临终关怀兴起与发展 临终关怀(hospice) 起源于12世纪,是专门为朝圣者在路途中设立的类似于旅馆或驿站的地方,以便疲惫或生病时在此稍作休整或治疗之后能够精力充沛的重新上路。这期间不少人因为疾病和劳累不能再上路,当然,他们也可以看作是去了天堂。到了19世纪,hospice逐渐变成用于照顾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治疗的患者的医疗机构。1967年,桑德斯博士(DamecicelySaunders)在英国创立了圣克里斯多弗 安宁院,专门照顾癌症末期患者。它是第1家具有特殊照护方案的临终关怀机构,后来成为各地临终关怀机构的典范。
4.2 临终关怀服务 临终关怀不是1个医院、1 座大楼或机构,它只是1个观念或理念。它是从整体人出发,维护将死患者的尊严,使它获得人生的满足,提高最后阶段的生命质量。它既不加速死亡,也不刻意地延长生命,而是使用缓和疗法,主要是使患者感到舒适。因此其服务主要包括疼痛缓解,症状控制,促进尊严死,给予心理关怀,帮助患者家属面对患者疾病及悲伤期辅导。
4.3 临终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伊丽莎白・库 布勒・罗丝(ElisabethKübler-Ross)是死亡研究的先驱,1969年她出版了后来成为畅销书的《论死亡与垂死》。在该书中她通过与500多例终末期患者的深入访谈,归纳出了临终患者的心理过程一般可分为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和接受期5个阶段。临终患者经历这5个阶段就好像坐过山车的感觉,忽而攀登山峰,忽而跌入低谷,忽而勇往直前,所向披靡,忽而又峰回路转,原地徘徊。每个阶段都有特征性的表现。
4.3.1 否认期(denial) 患者听到自己身患绝症 时,大都会表现出对病情的否认,希望医生的诊断是错误的。因此他们常会出现“不,我不可能会死,肯定是弄错了”之类的言语。出现这种想法一方面是源于特定的心理防御机制,这种机制对于缓解病痛是有益的。另一方面是由于患者对死亡过程认识不足,以为绝症就应该出现可怕的症状,而自己可能未出现那种症状。因此作为护理人员要能够理解和接受患者的反应,鼓励他说出想法,协助其顺利度过此期。
4.3.2 愤怒期(anger) 患者情绪反应通常是气 愤、暴怒或妒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否认状态的深入,由于否认无望而产生的一种反弹。在这个时期,患者常会反问:“为什么是我?为什么不是别人?”此阶段的患者可能将自身的不幸迁怒于其家人、朋友、同事乃至医护人员。因此护理人员对于患者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予以理解,并尽可能满足其合理的需求,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给予家 庭成员以心理支持和适当的帮助。
4.3.3 协议期或讨价还价阶段(bargaining) 患 者在此期会依据宗教信仰的不同,与不同的对象讨价还价,可能是上帝、苍天或医务人员,他们会私下里向上帝或苍天许愿:“如果我能活到……,我就会……”,或者是“我要怎么做才会痊愈”等。这种假设事实上是一种希望奇迹出现的祈求。这个阶段也许会出现病急乱投医或寻找替代治疗的情况。护理人员在此期要能够真诚地倾听患者的倾诉,但不要妄加评论。
4.3.4 抑郁期(depression) 此阶段患者逐渐意 识到万事已成定局,讨价还价也无济于事,他们会失去家人和亲友,自己的生命已到了尽头,整个人都被巨大的失落感笼罩着,对周围事物反应冷漠。这种抑郁有两种不同的类型,即反应型抑郁(reac2 tivedepression)和预备型抑郁(preparatorydepres2sion)。前者是对自己因为疾病而已经丧失的能 力、体形、工作等的忧伤;而后者则是对即将丧失的能力或利益的忧虑,如子女的抚养或医疗费用的负担等。抑郁期患者更需要的是抚触等非语言交流,满足患者的宗教需要,帮助其达到自我实现。
4.3.5 接受期(acceptance) 最后阶段,患者坦然 地接受了即将死亡的事实,“我剩下的日子已经不多了”。在这一阶段,患者已经平静,几乎没有什么情绪反应,与人交流也少,常常表现为疲惫和虚弱,需要休息和独处。这似乎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超越,是生命最后的成长。此阶段,护理人员应患者所需与其共同度过这段安静的时光,并告知应该为死亡做些准备了。 4.3.6 5个阶段的关系 并不是每例临终患者 都经历相同的阶段,因为人类是独特的,无法按照某种特定的模式去思想和行动。因此每1例临终者都依据适合自己的速度和顺序经历着人生最后的时光。有的人先经历抑郁期而后是愤怒期,而有的人在协议期逗留了很多次。前一阶段的症状未消失,后一阶段的症状又出现了,这样周而复始,临终患者就处于各阶段层层重叠的网络中央。对临终患者进行死亡教育,使他们正确认识到生老病死这一客观自然现象是不随人的主观意志所转移的,从而去除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消除对死亡的恐惧,保持心理平衡,在临终前活得轻松自然。
4.4 临终患者的需要和护理 临终患者的需要 可以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来诠释。首先满足患者生理需要,减轻痛苦。注意患者口腔、鼻腔和眼的清洁,给予舒适的体位,纠正患者的呼吸困难,给予患者必要的营养和水分,做好大小便失禁的护理。其次,满足患者安全的需要,鼓励家属陪伴,避免患者产生孤独感。护理人员要准确识别紧急情况,并立即做出反应。第三,满足患者爱与归属感的需要,鼓励家属多探望并参与生活护理。最后,满足患者自尊的需要,保持患者的独立性,确保其能进行自我决策,能够量力而行地进行自我护理。
5、死亡教育形式 死亡教育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常规的死亡教育,内容包括生命系统、生命伦理、生命礼仪、生命教育、悲伤辅导和养生技巧等。形式上可以融入到相应的课程中或渗透到学生的社会实践 中,如参与养老院志愿者服务等。让学生珍爱和维护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培养人文关怀、社会关怀精神,尊重和爱护他人的生命。另一类是危机干预性教育。“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与认知死亡同等重要的就是情感意志教育,对失败没有心理准备,对挫折毫无提防,输不起,败不得,往往就酿成悲剧。因此开展失败教育、挫折教育、愉快教育、情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以综合性视角来审视生命质量,促使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共同发展。
6、小结 通过死亡教育,使人们改变对待死亡的态度,使护理人员为临终患者提供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心理支持。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毕竟人类有生就有死,两者都需要生命关怀。当生命终点来临时,应该获得更进一步的关怀与照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