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96岁,发现左耳廓肿物20余年,局部刺痒10天来医院就诊。20余年前肿物开始生长,每隔四、五年肿物脱落一次,以前无任何不适,10天前肿物根部开始刺痒。检查:左耳轮上中1/3有一长约2.5cm,宽1cm,质硬,淡黄色,状如羊角样新生物,略弯曲向后,基底部皮肤充血,略肿胀(图1)。局麻下手术切除,耳廓“V”形切口,切除耳廓全层,对位缝合,术后给与抗生素预防感染,隔日换药,7d拆线,切口Ⅰ期愈合。术后病理回报:耳廓皮角。术后随访至今无复发。
讨论
皮角属光化性角化病,多发生于鳞状上皮组织,属癌前病变,常见于40岁以上、尤其常受日晒的老年人, 多见于暴露及易受摩擦的部位,如头部、骶尾部或背部,亦有发现于手部、阴茎及眼睑者或基于其他皮肤病的基础上发生。这两例发生于耳廓。实属罕见,损害形状如牛羊角等动物犄角状角质性赘生物,长数毫米至数厘米。基底部潮红或无明显炎症表现,病例1有明显痛痒感,应考虑癌变可能,因此做了耳廓楔形切除。在组织病理学方面皮角可见多种病理改变,最常见为日光性角化病改变,另一些则呈丝状疣脂溢性角化病、内翻性毛囊角化病、鳞状细胞癌改变,偶亦有呈基底细胞上皮瘤改变者。治疗应早期手术切除,如无癌变可行单纯赘生物切除,皮损大多可采用旋转或游离皮瓣的方法,防止耳廓畸形及疤痕形成。常见原发病为脂溢性角化、倒置性毛囊角化病、光化性角化病、鳞癌等,若皮角基底部充血发红、有浸润现象时多为恶变的先兆。该病变发展缓慢,一般无自觉症状。约有12 %~13 %的病变发展为侵袭性鳞状细胞癌,但转移极为罕见,应及早诊断、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