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李媛媛、梅艳芳的英年早逝,“宫颈癌”成了女性世界最让人胆战心惊的字眼。不少女性开始惶恐,但也因此获益,开始有了健康意识,并关注相关讯息。于是我们看到了诸如“被称为女性第二杀手的子宫颈癌”,“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患者13万”,“近10年来,子宫颈癌发病更趋于年轻化”之类的惊悚数字,但面对形形色色的宫颈癌检测手段和各种令人迷惑的说法,你是否清楚各种方法的特点,哪种才是最适合你的?
误解1:认为宫颈糜烂是病理现象,以后会变成宫颈癌
“宫颈糜烂”是困扰很多女性的问题。现在妇产科界已经废弃了“宫颈糜烂”一词,改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columnar ectopy)”。认为其不是病理改变, 应该属于宫颈生理变化。但由于长期习惯成自然,也有很多医师思想未转变过来,仍称其为“宫颈糜烂”,更有甚者一些医疗机构、商业广告为经济利益考虑,对其大做文章,使人们对“宫颈糜烂”更加恐慌。妇科检查发现“宫颈糜烂”,不要慌张,按照正规的宫颈疾病筛查;“宫颈糜烂”是否治疗, 取决于是否合并感染、有无症状。无症状、未合并感染者不需治疗; 有症状、合并感染, 如分泌物增多, 有接触性出血, 应在细胞学检查或HPV检测阴性后, 给予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
误解2:将宫颈糜烂视作宫颈癌前期病变,给予错误治疗
长期以来临床医生将慢性宫颈炎和宫颈糜烂视为同义词,积极给予激光、冷冻、微波等各种物理治疗,甚至还包括利普(Leep)刀治疗宫颈疾病。这些错误治疗不仅给健康女性带来身体的痛苦和经济损失,还带来相当严重的副作用。年轻、尚未生育的妇女如果用
Leep做过度治疗,可使未来妊娠出现“流产或早产”的双倍风险!所谓“宫颈糜烂”的本质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生理现象,不是疾病,不需治疗。
误解3:HPV检测呈阳性,或宫颈涂片不正常,意味着一定得了癌症
事实,不一定的。你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可能是阴道镜检查或者有关癌细胞的活组织检查。
虽然人乳头状瘤(HPV)病毒是导致宫颈癌的罪魁祸首,但多数情况下人体自身会将其清除,每个人一生中感染HPV的可能性是75%-90%,而全世界有50%-75%的人现在携带HPV病毒。HPV分低危和高危两大类,共100多种分型,不同的分型可以导致不同的疾病。而其中只有少数的病毒携带者会演变为宫颈癌。其他的感染者,由于感染病毒的种类不同,或免疫力不同而没有临床表现。HPV并不像大家所想象的那么可怕,更不需要过份紧张。
误解4:夸大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风险,过度治疗
给予病人无休止的阴道上药、反复的手术治疗,甚至给病人进行输液或肌肉注射干扰素或白介素进行治疗,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CIN1与HPV感染统称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新的循证医学研究结果表明,此类病变治疗首选一年之内定期观察,多数病人可在一年内不治自愈。即使因例外情况需要手术治疗,也一定要由有资质、有经验的医生施治,特别是对于那些尚未生育过的年轻病人、妊娠期妇女、免疫功能低下的妇女和绝经期后的妇女。
误解5:漏诊或误诊误治宫颈癌
将宫颈癌误诊当做宫颈糜烂,给予简单的物理治疗,并且误认为宫颈糜烂治疗好了,以后就不会再得宫颈癌,从此不再做子宫颈筛查。这种做法使病人失去治疗疾病的最佳时机,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和巨大的伤害。发生这类错误的主要原因是不遵守筛查、诊治的标准化流程进行医疗服务,或者是单位及个人经济利益的驱使,不负责任地为病人进行治疗。对于前者,需明确宫颈筛查的“三阶梯(即:细胞学、阴道镜与组织病理学)”, CIN与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确诊,需经“三阶梯”诊断程序完成。对于后者,任何有社会责任感的医务人员,都应拒绝。
误解6:宫颈癌不能预防
事实: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唯一可100%预防、唯一可彻底根除的癌症。感染了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是形成宫颈癌必须的条件。明确了病因,可以通过定期进行HPV测试及宫颈细胞学涂片进行筛查发现这些癌前期病变,HPV检测与薄层液基细胞学相结合的检测方法,灵敏度可达99%,对已感染HPV病毒或宫颈细胞异常的患人进行早防早治。通常持续感染HPV后宫颈癌前期病变发展缓慢,有效的治疗可以防止发展成宫颈癌。
另外,最新研制的二价及四价疫苗也可用来预防尚未感染的女性免于感染这四个亚型的HPV病毒。
行为问题也能影响宫颈癌。一个妇女可以通过限制一生中的性伴侣数、不吸烟、接受筛查指导等来减少这些问题的风险。这其中的每一种行为都是和宫颈癌相关的已知风险因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