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就像一架照相机,角膜、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一组镜头;巩膜相当于相机的银白色外壳,其内衬着一层色素膜(主要指脉络膜)构成暗室内壁;紧贴于内壁的是很薄的视网膜,它相当于胶片,起感光的作用,它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通过视神经传递给大脑,使我们能够感觉到物象。照相机里暗室内充满的是气体,眼球内绝大部分充满的是呈凝胶状的玻璃体,玻璃体在晶状体后,视网膜前,它若是浑浊不透明我们就会感到眼前有黑影飘动。上述脉络膜、视网膜、玻璃体、视神经等结构,其中任何一个或多个结构发生病变均可称为眼底病。
眼底病高发人群及患病原因
1、退行性改变、年龄增加使人体的各项机能均下降,如骨质疏松、记忆力减退、血管硬化,眼部各结构也会出现这些老化现象。如:晶状体混浊、玻璃体混浊、眼底动脉硬化、视网膜或脉络膜萎缩等。
2、老年人通常存在着其它的老年常见病如风湿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通常会引起眼部的各种疾病,包括眼底病。
3、某些心理、生理的剧烈变化也是发生眼底病的重要原因,如:失眠、情绪激动可诱发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血管栓塞等。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病,是由于长期血糖过高造成视网膜血管病变而引发的视网膜病变。糖网病常发生于双眼,其发病过程为:早期视网膜微血管瘤形成,出现渗出、细尖状或火焰状出血和新生血管形成等,最终导致新生血管长入玻璃体,形成增殖性条索并牵拉视网膜,使视网膜脱离。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老年性黄斑变性
黄斑变性是一种和年龄增长有关的多因素复合作用的眼底病。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因此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本病真正原因不明,可能是由于黄斑部脉络膜毛细血管缺血、玻璃膜变性破裂,色素上皮对视细胞代谢产物(外节盘膜)吞噬消化能力下降,使盘膜残余小体沉积形成玻璃膜疣。此外脉络膜新生血管进入视网膜下而发生渗出及出血。临床上分为萎缩型(干性型)和渗出型(湿性型),渗出型又称为老年黄斑盘状变性。本病是老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眼病,眼底可见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而引发的静脉出血,该病同时造成视网膜水肿、渗出物渗出等,晚期可并发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导致视力严重下降。
造成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原因很多,常见原因有动脉硬化和血液成分改变等全身疾病有关,如全血粘度、红细胞比容、血浆粘稠度和纤维蛋白原等均增高。
视网膜静脉阻塞与视力:视网膜出血的部位不同,视力损害不一样,如果出血在上、下方,只出现相对视野的发暗,如出血在黄斑区,视力损害严重。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是眼科急症,也是老年人常见的眼病之一。它是由于血管痉挛或血管壁赘生物脱落形成栓子,阻塞视网膜中央动脉造成。患者常表现为视力突然丧失,眼底则表现为视网膜缺血。造成视网膜动脉阻塞的原因很多,据统计80%以上的患者存在内科或神经科等全身疾病,其中50%以上为高血压史,25%有糖尿病史,20%有同侧颈动脉狭窄。
视网膜动脉是终末动脉,一旦发生阻塞,会产生严重的视网膜缺血、缺氧,影响视网膜组织的新陈代谢,严重影响视功能,甚至造成失明。研究证明,视网膜对暂时性缺血的耐受时间为100分钟,时间过长因生物酶系统破坏,视网膜组织细胞坏死,视功能将不再恢复。
预防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首先要防治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等全身性疾病。如突发视物不清或视力丧失,应即刻到医院检查,不可掉以轻心,要做到分秒必争,否则将会延误治疗时间,造成不可挽回的视力损失。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由各种原因引起一支或数支睫状后短动脉阻塞或灌注不足,使视神经乳头及巩膜筛板前后视神经全部或部分失去血供所致可由于血管异常、血液成分的改变、血液动力学的异常而引起。
眼底出血的防治
眼底出血是老年人的多发病,所以要保持身体健康,注意生活的节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糖尿病患者应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定期检查眼底,对眼底出血需早诊断、早治疗;早期可考虑药物治疗,必要时激光治疗;大量出血并伴有视网膜前膜和增殖性条索可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