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汁在提高人体免疫力、维持人体酸碱平衡以及调节胃肠道功能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家长常会将果汁作为辅食添加给一岁以内的小宝宝。果汁虽然为宝宝提供了全面的营养,但食用不当,仍会出现很多严重的后果。
误区1、多喝果蔬汁,就可以少吃果蔬。
在果蔬榨汁的过程中,也会有很多营养流失,其中,最重要的营养便是食物纤维素,这个可以促进宝宝消化,防止便秘的食物纤维素随着榨汁后的固体残渣扔掉后,长期食用果蔬汁的宝宝就会出现发胖的症状。
因此,正确的喂养方式为在给宝宝添加果汁的同时,还要让宝宝进食果泥。对于已经出牙的宝宝,也不妨将部分果肉柔软的水果切成碎块喂养。新鲜的水果汁中都含有原糖,味道浓郁。因此,在喂养宝宝之前,应将沸水冷却后在水瓶中加入百分之十的果汁,稀释后的果汁味道清淡,就不会因为果汁原汁中大量果糖的摄入阻碍人体对铜的吸收。
误区2、冷藏后的果汁反复加热
冷藏后的果汁反复加热会严重破坏其营养成分。水果在榨汁过程中会流失一定的营养成分,而过度加热则加剧了对这种对营养成分的破坏,因此,现榨果汁尽量不加热。如果果汁的温度过低,不妨将果汁瓶放入温开水中温热即可。
误区3、果汁可以取代白开水
由于果汁中所含糖分过多,通常不能为人体全部吸收利用。因此,当大量糖分转化后被肾脏排出时,长期过量饮用,会导致肾脏病变,产生一种称作“果汁尿”的病症。另外,过多摄入果糖会引起消化不良和酸中毒现象。因此,对于宝宝每日的果汁摄取量和饮用时间都要严格控制。尤其在进餐前,不宜让宝宝饮用果汁,否则会严重影响食欲。
误区4、喝完果汁不用漱口
很多家长都在喂养宝宝时忽略漱口这一环节,这样不但对宝宝的口腔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更容易造成宝宝龋齿。
因此,家长应注意每次宝宝饮用果汁后,都要饮用少许白开水,尤其在宝宝临睡前,更应注意为宝宝清洁口腔。
误区5、卖的果汁比自己榨的好
无论是哪种购买的果汁,都会因其生产过程较长,而加入各种添加剂,如色素剂、防腐剂等,这样的果汁是不可与新鲜果蔬相提并论的。因此,在为宝宝添加果汁时,家长还是应坚持为宝宝现榨果汁为宜。
误区6、果汁与药物同服
果汁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呈酸性,如将一些不耐酸或碱性的药物与果汁同服,不仅会降低药效,还会引起不良反应。如磺胺药与果汁同服,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对宝宝的健康不利。
不同月龄的宝宝果汁每日的摄入量也会不同,家长不妨通过以下表格为一岁以内的宝宝添加果汁饮品。
1~4个月的宝宝:果汁30~50ml
5~6个月的宝宝:果汁50~80ml;果泥15~20g
7~8个月的宝宝:果汁100ml;果泥25g
9~11个月的宝宝:适当压碎切块的水果30~40g
12~15个月的宝宝:水果40~50g 沈阳市儿童医院儿保科文江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