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由来已久,博大精深,近半个世纪中西医结合的探索,使外治法有了较大的发展。跨进21世纪,如何弘扬中医药学,构架与打造先进的现代中医药体系,从而参与全球性的医药竞争,无疑成了摆在所有中医药同道面前首当其冲的任务.中医外治法是与内治(口服给药)相对而言的治疗方法,如药物的熏、洗、熨、敷、贴、灌肠、针灸、火罐等均属外治范畴。皮肤病常具瘙痒难忍的自觉症状,有红斑、糜烂、溃疡、丘疹、结节水疱、脓疱等皮肤表现。患者普遍由于皮肤病大多慢性顽固而痛苦难当。作为一所全省闻名的皮肤科专科医院的中医皮肤科专家,我对于中医外治法在皮肤科的应用尤为关注,从2000年我发表第一篇关于中药汤剂灌肠疗法治疗黄褐斑的论文起,我先后把中药汤剂灌肠疗法应用于治疗婴幼儿湿疹,痤疮等皮肤科常见病。并在国家级期刊发表多篇文章。下面就中医外治法的源流,现状,发展为切入点,结合我院中医外治法开展的经验做一下梳理和回顾,并就进一步挖掘和传承中医外治法的精髓做以展望。
一、 中医外治法的历史地位中医外治法萌芽于原始社会.诸如我们的祖先用树枝固定筋骨损伤,用砭石放瘀血,草茎敷裹创伤,干草烤石御寒等,就是针法,敷贴,热熨法的雏形.《内经》记载的外治技术有砭石,九针,火芮,导引,按摩,灸,熨,渍,浴,蒸,涂,嚏等,并开创了膏药的先河.《伤寒论》还创用了塞鼻,灌耳,舌下含药,润导,粉身等法.《太平圣惠方》记载有淋渫,贴,膏摩等法.孙思邈《千金要方》所用外治技术,共有27种之多."变汤药为外治,实开后人无限法门".明清时外治技术趋于成熟也趋于泛化,如清代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所言:"有瘀血者,宜攻利之;亡血者,宜补而行之;但出血不多亦无瘀血者,以外治之法治之."正骨手法与外固定器具是中医外治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外治的应用颇为广泛.清代吴师机着《理瀹骈文》,集《内经》至清外治技术之大成,作了一次划时代的实践总结,对外治方药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理论探讨,初步完善了外治理论,申明了内治外治之义,为外治理论的系统化和完善化作出了贡献.笔者本人对吴师机的《理瀹骈文》无限敬仰,每每研读都有一定感悟。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医外治法这门最古老而独特的学科又增添了新内容.外治技术已由原创的自身领域,迅猛地向当今外科,内科,妇科,儿科,肿瘤,急症等多学科领域延伸,已由局部体表病变治疗向全身性疾病治疗发展;各地外治特色专科,内病外治科等迅猛发展.从治疗到预防,有许多新型保健产品进入平民百姓家.这充分肯定中医外治法的历史地位,通过同道的不遗余力的弘扬以使之逐步发挥它的现实作用.
二 、 中医外治法的现状现今中医外治法越来越多的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如激光,远红外线,电磁,超声雾化和透入,离子导入治疗机等;不断吸取现代医药学成果,改革外治剂型,如借鉴硬膏剂、膜剂、化学热熨剂、妥布剂、新型皮肤渗透促进剂等,促进药物充分吸收,这也是中医外治法现代研究的重要课题.源于西方的经皮给药系统和经皮治疗系统与已有二千多年历史的中药外用制剂发生了碰撞,然而目前中药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尚停留在初级阶段.对疗效明确的外用单味中药进行研究,以及对传统中药外用制剂进行剂型改革,将会给中药经皮给药研究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从中药中开发基质,辅料,经皮吸收促进剂也将给中药经皮给药带来新的思路.某些西方医学专家不承认外治是科学,但也无法否认外治的疗效和存在的必要性.值得一提的是,中医的外治理论和配方,在国际上变成了"洋中药","洋中药"又以新的面貌占领国际市场,甚至回归中国市场.在美国中医中药已渗入到大学,大公司,大企业中,如迈亚密大学成立中医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贝克莱分校建立中药药圃,康乃尔大学投资筛选中草药;更为活跃的是国际知名的制药公司,如葛兰素,辉瑞,施贵宝,强生,罗士等公司,投入相当大的资金和人力开发草药新产品.遗憾的是近年来,我们在中医外治法方面的投入和产出呈下降趋势。严峻的形式要求我们这些中医技术骨干在进一步挖掘和传承中医精髓方面不遗余力的努力。
三 、 中医外治法在我院的应用我院是一所省内知名的中西医结合医院,以中西医结合皮肤科为强势科室,院领导班子极富前瞻性,对我们这些肩负传承岐黄大业的中青年专家严格要求,为我们打造和培养中医兴院的理念。督促我们每年梳理和回顾我们一年来的中医临床经验,鼓励我们在中医特色疗法方面创新思路,制定下一年度的中医继续教育目标。一系列举措使得我院中医外治法应用于临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医外治法的应用为我院创造了不可估量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中药湿敷治疗红肿、渗出性皮肤病对湿疹皮炎局部红肿糜烂、渗出的皮肤病,我们采用马齿苋、紫花地丁等中药水煎后局部湿敷,起到疏导腠理,通调血脉,抑制渗出,解毒止痒的功效,特别是湿敷可以通过冷却作用收缩末梢血管,使皮炎充血减轻,渗出减少,从而达到清热解毒,镇静止痒,抑制渗出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湿疹、接触性皮炎、足癣感染、丹毒等红肿、糜烂、渗出者,明显提高了疗效。
2 、脐封治疗各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红斑鳞屑性皮肤病脐名神阙穴,属任脉。任脉属阴脉之海,和督脉相表里,共理人体诸经百脉。脐部用药治疗,可达到调理脏腑功能,调畅气血,平衡阴阳的目的。通过脐部吸收作用,经络传递作用,神经调节作用,达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提高免疫功能、止痒的目的。临床用于治疗湿疹、瘙痒症、银屑病、毛发红糠疹、掌跖脓疱病等。
3、湿疹灌肠煎剂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湿疹婴幼儿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因用药不便及禁忌,治疗困难,患儿非常痛苦,严重影响患儿及家属的生活质量。我院皮肤科根据患儿病情应用导赤散为主方辩证加减自拟湿疹灌肠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渗出型,亚急性型、慢性型婴幼儿湿疹取得良好疗效。
4、耳穴压籽治疗痤疮王不留行籽沸水烫洗后晒干,贮瓶中备用。取穴肺、内分泌、大肠、面颊、膈多用,耳前、耳后少用,局部消毒,将贴附于小方块胶布的王不留行籽,贴于穴位上,用食、拇指捻压王不留行籽至酸沉麻木或疼痛为止,嘱患者每日揉按5-6次,每次30-60秒。以有痛为度,每穴留置2一3天,至下次治疗,更换穴位,更换王不留行籽,两耳交替进行。10次为一疗程。
此外我们还开展了中药浸泡肠线穴位埋藏治疗重症痤疮、刺络拔罐辅助治疗多种皮肤病、梅花针叩刺治疗斑秃、针灸围刺治疗硬皮病、中药浴治疗瘙痒、脱屑性皮肤病、中药熏蒸治疗慢性湿疹、瘙痒症、银屑病、毛发红糠疹、掌跖脓疱病等。中药倒膜面膜疗法治疗痤疮、黄褐斑、中药洗剂治疗疥疮、头部脂溢性皮炎等多种中医外治疗法。
四 、挖掘和传承中医特色外治法近十年来我科由我牵头采用中药煎剂保留灌肠疗法治疗婴幼儿湿疹取得满意疗效。该项目应用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治疗各中医分型的婴幼儿湿疹,进一步探讨了该疗法的有效性,易操作性,安全性,观察了其临床疗效,研究了灌肠方剂、灌肠药物浓度、剂量、疗程长短对临床疗效的影响,进而形成一个以中医外治法为主的一线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中医外治方案。从开展该项目至今我科每年应用该疗法治疗婴幼儿湿疹约3000余人次,均为用药困难的2岁以内的婴幼儿。经过科学统计,观察疗效,痊愈率达47.14%,总有效率达83.33%。
中医汤剂灌肠疗法处方灵活,临床适应症可能进一步拓展,可能为成人湿疹、湿热证为主的痤疮、血热型银屑病等疾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辅助外治治疗手段。可能更系统深入的进行后续的临床系列研究。
中医外治法是中医宝库中的瑰宝,作为中医人,我们肩负着为光大中医事业而奔走呼号的重大责任。挖掘和传承中医外治法这一中医文化瑰宝更是我们的责任。我将以振兴中医事业为己任,争取取得骄人的成绩,不辜负前辈和同僚的培养和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