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当今世界女性最多发的恶性肿瘤,近20年尤为显著。据报道, 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乳腺癌发病率约以年均3%的速度上升,在部分西欧和北美地区, 乳腺癌的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始终居首位。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在世界上虽属低发国家, 但近年出现明显上升趋势,早诊断、早治疗, 提高生存率及生存时间。目前国内外研究乳腺癌的高危易患因素如下:
1、年龄:在月经初潮前及20岁前,发病罕见,约0.2% , 20岁以后迅速上升,( 45~ 50)岁较高。
2、种族:美国白人女性乳腺癌的终生危险较黑人女性高。与中国大陆、新加坡和香港妇女相比, 居住美国的亚洲出生的华人女性乳腺癌的年发病率几乎是她们的两倍。
3、月经初潮年龄和绝经年龄:早龄初潮( 11 岁或更早), 较晚的绝经末期年龄( 55岁以后) 为已确定的可重复危险因素。较短的月经周期与较高的乳腺癌发病危险性一致。绝经年龄每延迟一年, 乳腺癌的发病危险约增高3% 。
4、生育因素:较晚的初次全程妊娠年龄, 未育者,经产妇较低的产次亦为已确定的可重复危险因素。第一胎足产超过35岁, 每超过1年发病危险性大约增加5% , 而后每增加1 次生产, 降低7%。目前多项研究显示: 较短的分娩间隔与终生低乳腺癌的发病危险相关。
5、哺乳:哺乳总时间与乳腺癌的危险性呈负相关。有人调查: 哺乳的母亲比不哺乳者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小( 2~ 3)倍, 哺乳时间越长, 乳腺癌发生的机会越少。
6、体重:老年绝经后女性体重增加5公斤, 危险性增加8% 。绝经后, 肾上腺和绝经后的卵巢所产生的C19类固醇雄烯二酮被脂肪组织中的芳香化酶芳香化后生成雌酮 ,而雌酮被利用转化成更具生物活性的雌二醇,血液中雌酮和雌二醇水平与绝经后妇女的体重成正相关关系, 这种雌激素水平随着肥胖的增加与乳腺癌危险性升高有关。绝经期后妇女体脂百分比、体脂体重和非体脂体重的升高均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为单独的乳腺癌危险因素,而绝经前妇女没有这种相关性,。
7、身高:有学者分析表明绝经前身高每增加5公分, 患乳腺癌风险增高。可能与身高较高者早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持续较高有关。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主要受生长激素的调控,实验表明生长激素能够增加乳腺的发育,二着可以调控下游信号系统, 促进细胞增生及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8、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两者对正常和癌性乳腺上皮细胞都有增殖刺激作用, 此外还能抑制性激素结合蛋白( SHBG )的合成, 使有生物活性的游离雌激素水平增加。胰岛素抵抗、SHBG 浓度降低导致有生物学活性的游离雌激素浓度增加可能是肥胖绝经后女性乳腺癌危险性增加的原因之一。
9、精神、心理因素: 研究表明精神创伤、生活不幸、性格孤独、抑郁、爱生闷气等不良心理与精神因素均与乳腺癌发病相关, 这些事件经常造成精神刺激而引起应激反应, 当反应积累到一定程度时, 导致身心疾病以致肿瘤的发生,尤其是女性乳腺癌。研究证实经历过严重生活不良事件的妇女患乳腺癌的相对危险性可提高( 2 ~ 3)倍。
10、饮食结构改变:如脂肪摄入增加, 蔬菜摄入减少等,美国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等研究结果显示:喜欢肉类―甜食西式饮食的亚洲绝经后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风险, 高于蔬菜―大豆饮食模式者。同时, 常吃腊肉、香肠、酱菜也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减少动物脂肪和甜食的摄入, 多食用绿色蔬菜、豆制品和水果减少乳腺癌的危险性, 因为维生素D、A 、C、E 及胡萝卜素对乳腺癌有保护作用。高纤维饮食对乳腺癌有保护作用, 随着摄入量的增加, 其保护作用越明显。
11、绝经后激素的替代使用: 激素替代疗法是目前预防和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主要方法, 对改善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等也有一定积极的作用。绝经后乳管上皮萎缩、间质细胞减少, 经雌激素补充可有再度增殖的倾向。也有研究认为雌激素不是乳腺癌的致癌因子, 但它可作为促细胞有丝分裂原, 促使受其它因素影响已发生癌变的乳腺细胞发生裂变。
12、年轻女性使用避孕药可增加发病危险性: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增高或引起雌激素代谢平衡失调间接引发乳腺癌。
13、有乳腺癌家庭史、具有高度的发病危险性:某些遗传缺陷或免疫缺陷病的个体, 会表现出易患某些肿瘤的倾向, 即对肿瘤的遗传易感性。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乳腺癌有以下临床特征: 发病年龄比散发患者年轻; 双侧乳腺癌发病率高; 相关肿瘤发病率高, 包括卵巢癌、结肠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等。遗传性乳腺癌占全部乳腺癌病例的5%~10%。
14、一侧乳腺癌患者, 对侧乳腺癌发病危险性比正常人高:有学者研究乳腺癌首次诊断和接受放疗的年龄小于45岁的病人对侧发生乳腺癌的相对危险性增加 ,因为年轻时受照射增加了发生对侧乳腺癌的危险性。
15、多次胸部透视或胸片检查, 或量露于电离辐射之下者:有研究报道乳腺癌的风险取决于放射的剂量和年龄;离工作中的微波炉很近也是危险因素。
16、有慢性乳腺囊性增生病伴乳头状瘤: 影响乳腺良性病变(乳腺活检证实) 发展为乳腺癌的因素有多种, 包括乳腺癌家族史、活检后间隔时间和月经状态。有阳性家族史的绝经前非典型增生者, 以后患乳腺癌的危险加倍, 但并不增加绝经后女性发生乳腺癌的危险。
17、环境因素:多环芳烃类: 如汽车尾气;有机溶剂;芳香胺类化合物;杂环胺化合物,如来自高温烹调烟雾和烤焦的肉、鱼中。
18、癌基因、抑制癌基因突变: 20% - 30% 乳腺肿瘤存在c- erbB - 2基因的扩增以及其编码受体蛋白过度表达; 20% ~ 40% 的乳腺癌患者存有抑癌基因P53突变。
19、其它因素:在我国主动吸烟的女性不多, 但被动吸烟的情况比较严重, 国内有报导被动吸烟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能增加女性乳腺癌的危险性; 国外研究少见饮酒也预防乳腺癌发生的作用; 体育锻炼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以及消耗较多能量, 可降低身体质量指数, 青春期和成年期体育锻炼活动均能降低乳腺癌发生, 但较多体力活动仅成年期具有独立作用。多种治疗高血压药物、衣物染料及染发剂的应用与乳腺癌的发病关系尚不确。
总之, 乳腺癌的发生在多种环境因素作用下, 多种基因发生了变异, 通过多阶段演化最终成为肿瘤细胞。影响乳腺癌形成的因素包括遗传和环境(包括饮食) 的作用, 内源性以及外源性激素的影响, 免疫状态的改变等。我们的目的通过对乳腺癌危险因素的分析, 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提高治愈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