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到不少家长咨询,说自己孩子几岁了,目前是多高,比同龄孩子矮了很多,询问下一步该怎么办?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一旦发现孩子矮小后,该如何治疗呢?
70%以上的家长对矮小症缺乏足够的了解,不认为矮小是一种病,在发现孩子矮小后固守“晚发育”、“二十三窜一窜”这样的错误观念盲目等待,以致错过了孩子最佳治疗期,严重影响了孩子的生长发育。孩子长个是不能等的,越早干预,孩子长高的可能性越大。只要治疗及时,孩子一般是可以达到遗传身高的。
矮小症影响的绝不只是孩子的身高。矮小症患儿有自卑、抑郁等不同程度心理障碍,身材的缺陷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升学、就业及婚姻。
自测:如何判断孩子是否矮小
家长可借助两种简单的方法判断孩子是否偏矮:
1.孩子的个头始终比同班小朋友矮半头以上,排队时总在前几个;
2.生长速度:3岁以下生长小于7厘米/年,3岁~青春期前小于3~5厘米/年,青春期小于5~6厘米/年。
如果孩子符合其中的一点,家长就应该引起注意,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干预。
治疗:骨骺线一旦闭合则无法长高
孩子矮小的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疾病性矮小,如营养不良、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低下、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等造成的;二是非疾病性矮小,如家族遗传性矮小、体质性发育迟缓。非疾病性矮小多数无需治疗,而疾病性的矮小则要趁早治疗,像甲低、肾小管酸中毒,慢性肾衰等,只要纠正孩子的疾病就可以了。另外大部分是由于生长激素缺乏引起的矮小,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儿童矮小症用药剂量是和体重成正比的,且年龄越早效果越好,花钱也越少。一个体重15kg的患儿治疗一年花费1~2万元,一个体重40kg的患儿一年则要花费3~6万元,而且效果不如前者好。
而事实情况是,国内矮小症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一般比较晚,70%的年龄段在10~13岁。而国外矮小患者的治疗平均年龄为6岁。年龄越大,生长期就越短,达到遗传身高的可能性较小,而及早治疗可最大限度地提高患儿的成年身高。一般来说,女孩骨龄超过14岁,男孩骨龄超过16岁,其骨骺线已接近闭合,基本没有长高的机会了。这么多年来我们经常在临床上碰到这样的孩子,来就诊时骨龄片显示骨骺线已闭合。作为医生,我非常痛心。
提醒:千万别相信“一针就灵”药物
在此提醒各位家长:千万不要求医心切,盲目给孩子选择增高产品,世上还没有‘一针就灵’的药物,市售的那些增高产品往往成分不清,潜在危险性不明,有可能含有性激素类物质,会加速孩子的骨龄生长。另外,也不能给孩子盲目补充营养素,因为营养素并没有能直接促进生长的依据,盲目补充不仅不会帮助孩子长高,反而有可能刺激骨骺线提前闭合,扼杀孩子长高的机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