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孕不育的发病率上升,我国的发病率约为7-10%。女性无避孕性生活至少12个月而未孕,称为不孕症,在男性则称为不育症。不孕病因可能有女方因素、男方因素或不明原因。其中女性因素包括:(1)盆腔因素(2)排卵障碍。其中排卵障碍占25-35%,主要原因有持续性无排卵;PCOS;卵巢早衰和卵巢功能减退;先天性性腺发育不良;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不良;高催乳素血症,黄素化卵泡不破裂综合征等。下面我侧重向大家介绍排卵障碍性性不孕。
1、多囊卵巢:多囊卵巢是一种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之一。在临床上以雄激素过高的临床或生化表现、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性改变为特征,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肥胖。其病因至今尚未阐明,目前研究认为,其可能是由于某些遗传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卵巢增大(可比正常大2~3倍)、多囊,里面有多个小卵泡。这些卵泡是一种闭锁卵泡,无法成为正常的卵子,更无排卵迹象。所以患者不容易受孕,甚至不孕。高雄的表现是多毛和痤疮,50%以上患者肥胖,肥胖与胰岛素抵抗、雄激素过多、游离睾酮比例增加及瘦素抵抗有关。在患者的阴唇、颈背部、腋下、乳房下和腹股沟等处皮肤皱褶部位出现灰黑色色素沉着,皮肤增厚,质地柔软。在B超显示下可以看到,两侧卵巢增大,包膜回声增强,一侧或两侧卵巢各有12个以上直径为2-9MM无回声区,围绕卵巢边缘,呈车轮状排列,称为“项链征”。连续监测未见主卵泡发育及排卵迹象。内分泌测定:血清雄激素增高,LH/FSH>2-3。
2、高催乳素血症:血中催乳素分泌可>25ug/ml,称为高催乳素血症。病因包括下丘脑疾病,垂体疾病,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特发性高催乳素血症。临床表现包括:①月经紊乱及不育②溢乳③头痛、眼花及视觉障碍④性功能改变。在诊断上除了血清催乳素水平,结合临床症状,可诊断。当血中催乳素分泌>100ug/ml,应行垂体MRI检查,明确是否存在垂体微腺瘤或腺瘤。
3、卵巢早衰和卵巢功能减退:40岁前,由于卵巢内卵泡耗竭或医源性损伤发生卵巢功能衰竭。激素特征为FSH>40U/L,伴雌激素水平下降。
4、先天性性腺发育不良:如特纳综合征
5、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不良:多因下丘脑分泌GNRH不足或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不足而发生原发性闭经,最常见为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其次为嗅觉缺失综合征。
6、黄素化卵泡不破裂综合征:患者在B超检测卵泡发育及排卵过程中,发现卵泡成熟后未破裂,卵细胞未排出而原位黄素化,形成黄体并分泌孕激素,体效应器官发生一系列类似排卵周期的改变。临床以月经周期长,有类似排卵表现但持续不孕为主要特征,也是引起的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黄素化卵泡不破裂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明了。多数认为与中枢调节紊乱、局部障碍及精神、心理等因素有关。其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多数认为自然月经周期约为5%一10%,药物促排卵周期约为30%~40%。根据B超动态监测可分为小卵泡型、卵泡滞留型及持续增大型三种类型。
治疗注意事项:
1、针对病因,确立不同的治疗方案,我举两个例子说明
例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要先给予降雄激素及降高泌乳素血症,内分泌水平稳定后,给予促排卵治疗。
2、要注意B超监测排卵
在应用促排卵药后或自然周期中,最好采取B超检测排卵。即在月经周期第8―10天开始,观察优势卵泡的出现和发育,一直到排卵时,卵泡直径约20毫米―24毫米(正常范围是14毫米―28毫米),必要时给予肌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进卵泡破裂。
3、要注意预防流产:排卵障碍不孕患者治疗后妊娠,其发生流产的几率也很高,适当应用黄体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治疗可以降低其流产率,用药要选择对胎儿安全并且有效的保胎药物。
对于黄素化卵泡不破裂综合征在治疗上,应用促排卵治疗前,必须积极处理造成黄素化卵泡不破裂综合征的局部机械性因素,如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盆腔粘连等。需要手术治疗的方式有:1卵泡穿刺治。2腹腔镜或剖腹手术治疗
。另外还可以辅助精神心理治疗:精神果断紧张、焦虑等可导致黄素化卵泡不破裂综合征的发生,精神心理咨询治疗科有助于恢复正常排卵功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