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慢性前列腺炎(CP)对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20例患者进行精液分析,观察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治疗前后的精液质量改变。结果:治疗后患者精液常规中前向运动精子数明显提高,总有效率达83.66%。
结论: 慢性前列腺炎影响患者精液的质量。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精液质量
男子不育患者中,泌尿生殖道感染概率明显增加[1],但CP与不育的关系一直是多家争论的焦点,前列腺炎能否引起不育,能否影响精液质量,缺乏足够的理论和临床依据。为了研究该病与不育的关系,笔者通过大量的临床资料,做了相关的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2006年6月至2009年5月在门诊就诊的患者,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220例的患者,年龄均在23-35岁之间,进行治疗前、后精液质量的对照。
1、2 入选标准 根据1995年美国健康研究院(NIH)前列腺炎评价会上对前列腺炎的分类标准来确定入选病例。
1、3 排除标准 (1)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肿瘤者排除。(2)合并有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排除。(3)治疗前一个月,曾用过治疗前列腺炎的药物或其它相关药物者排除。(4)精子活动力低下,排除由其他原因引起。
1、4 精液分析 被检查者禁欲3-7天后,手淫法采集,收集于清洁干燥容器中,保温30~60分钟,按1999年WHO推荐的实验方法进行精液分析。所有患者排除其它原因所致的不育。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治疗组:前列安栓,每日1粒,晚间便后塞入肛门3~5 cm;泽桂癃爽胶囊,每日三次,每次2粒;对照组:哌唑嗪片,2毫克,每日两次,口服,连用一个月。治疗期间动态观察病人是否出现不适感,是否按医嘱执行。
2、1疗效判断标准 采用美国国粒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3]及前列腺液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卵磷脂小体数量为指标。治愈:前列腺炎症状消失且前列腺液白细胞减少至正常范围,卵磷脂小体在75%以上,A级精子≥25%或A+B≥50%;显效:NIHCPSI降低≥50%且前列腺液白细胞降低≥50%,卵磷脂小体较治疗前增加,A、B级精子数增加50~70%;有效:NIHCPSI降低≥25%~50%,且前列腺液白细降低≥25%~50%,卵磷脂小体较治疗前增加,A、B级精子数增加30~50%;无效:NIHCPSI降低≤25%,且前列腺液白细胞降低≤25%,卵磷脂小体较治疗前减少或无变化A、B级精子数改善不明显或者无改善。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
2、3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s,P<0.05< span="">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疗效评价:
表1
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196 43 68 53 32 83.66
对照组 30 3 10 8 9 71.32
3.3 治疗前后EPS中WBC变化比较:(±s)
表1
治疗前 治疗后 P
18.82±6.48 15.94±6.50 P<0.05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治疗前后患者自身比较差异显著(P<0.05)
3.4 患者精液常规中精子前向运动的百分率变化比较: (±s)
表2
治疗前 治疗后 P
15.83±6.12 24.94 ±5.92 P<0.05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治疗前后患者自身比较差异显著(P<0.05)
4、 讨论
慢性前列腺炎(CP)是否引起不育,一直存在争论,过去有人认为CP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精子质量,但不一定造成不育,目前大多数人认为CP常常导致不育[2]。徐福松[3]统计403例男性不育患者,明确由CP所致不育者73例,占18%,白文俊等[4]认为男性生殖道感染危害男性健康,15%的男性不育与之有关,而前列腺感染占绝大多数。
前列腺液是组成精液的重要成份,是精子活动的主要能源.虽然CBP一般不会影响到患者睾丸内精子发生和附睾内的精子成熟过程,但CBP可以通过改变精液成份,精子密度与精液质量等影响生育功能,所以前列腺病无疑会对生育能力有一定影响[5]。研究发现[5],CBP不育男子精子密度,精子活力,特别是A级精子明显下降,其精子运动参数VCL,VAP,VSL,LIN,LTR也明显降低。这说明由于前列腺炎症使得精子运动功能下降,可能会影响生育[6]。还有研究表明,CP可改变精液质量,PH值及生化组分,并可影响精液的粘度和液化过程,从而影响生育[7]。
目前,对男性不育症中的CBP的发生情况不是很清楚[8],有必要从临床实际出发,明确前列腺疾病发生情况与不育的关系。通过本课题研究,充分了解到,消除或缓解前列腺中的炎症细胞,对精子活动力,精子前向运动的百分率都有明显改善,与诸多科研成果相吻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