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多苷(别名:雷公藤多甙片,雷公藤总甙)系卫茅科植物雷公藤根芯的提取物,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肿瘤、减少蛋白尿和影响生殖等多种药理活性,对类风湿性疾病、肾病、皮肤病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独特疗效。但由于毒性颇大,可伴有恶心、食欲减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月经紊乱、精子减少等不良反应,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受限。为使雷公藤多苷更好的应用于临床,现将其毒副作用综述如下。
1、消化系统损害 雷公藤多苷应用于消化系统最常见的副作用为:恶心、腹痛、腹泻以及肝功能的损害。
2、生殖内分泌系统损害 女性主要表现为月经减少、闭经;对于男性,此药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在精子减少,导致不育症。此种影响属于可逆性,停药以后大多可以恢复正常。
3、血液系统损害 主要表现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一般停药即可恢复。
4、皮肤黏膜损害 皮肤色素斑。
5、肾脏损害 大剂量使用雷公藤多苷会导致肾衰竭的产生。
雷公藤多苷在肾脏领域的应用
雷公藤对一些常见的肾小球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对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及肾病综合征Ⅰ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疗效较好。对病理改变属微小病变者疗效较好,其它类型者疗效较差。对以蛋白尿,血尿为主要表现者疗效较好,对伴有高血压、肾功能减退者疗效较差。
雷公藤对IgA肾病的疗效与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密切相关。雷公藤中含的二萜类化合物已被证明是一种新型的免疫制剂,具有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相似的效应,但机制不同,也没有激素的副作用。对白介素-2的影响与环孢霉素相似,但作用点完全不同。它优于其它免疫抑制药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T细胞的作用有明显的选择性,其免疫抑制着重体现在已活化的T细胞上。这一新型的免疫抑制药不但对某些类型慢性肾炎有效,而且对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自身免疫疾患都有明显的效果。近年来证实有明显的抑制脏器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在临床应用上有广泛的前途,引起了国际医学界的重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