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的横向研究显示:不良口腔卫生、牙周炎病史、吸烟及糖尿病史是种植体周围炎的危险因素。
患者对口腔卫生维护对种植体的长期成功非常重要,如果菌班堆积在牙种植修复体表面会引起黏膜炎症,黏膜充血、红肿、溢脓,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缓解,将导致骨吸收,有研究报告口腔卫生不良的患者患种植体周围病的风险比口腔卫生好的患者高13倍。
牙周炎患者患种植体周围病的风险增加,因牙周炎失牙并种植修复的患者较其它原因失牙的患者种植失败的风险更高。有牙周炎治疗史的患者牙种植10年后的失败率为10%,而非牙周炎导致缺牙的患者牙种植失败率为4%。
第三次中国流调数据显示,中国人群口腔卫生较差,需洁治者达93%,牙周病患病率较高,
岁年龄组牙周病患病率97.3%,65-74岁年龄组99.4%。在国人口腔卫生欠佳的环境中,种植牙失败的风险可能更高,但对于中国人群种植体周围病发病率、病因、诊断、治疗的研究很少见报道。
吸烟的种植患者其菌班指数、探诊袋深、探诊出血、软组织炎症和骨吸收比不吸烟者高。
血糖控制不良的糖尿病和种植体周围炎密切相关,糖尿病患者种植体黏膜炎和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病率分别是64.6%和8.9%。
个体对感染的免疫反应在骨吸收中发挥作用,有些患者对感染的反应过强,产生过多的抗炎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导致过重的组织破坏。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抗炎细胞因子IL-1β水平升高可能表示病情活跃。识别控制或调节宿主反应的基因能提供评价种植体周围感染风险的方法,但目前对此方面的了解仍不清楚。
此外,种植体周围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括:骨质疏松症、夜磨牙不良习惯等,局部危险因素还包括:种植体表面形态(粗糙度)、种植体颈部设计、角化龈宽度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