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刷牙法(the Bass method)又称水平颤动法或龈沟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清除龈缘附近及龈沟内菌斑的方法,Bass法最为广泛接受,因为这个部位对控制牙龈与牙周感染最为重要。
适应证:巴斯刷牙法能去除龈缘附近与龈沟内的牙菌斑,特别是邻间区,牙颈部与暴露的根面区,适用于所有人群以及实施过牙周手术的病人。
【操作方法】
刷牙要领
1、手持刷柄,刷毛指向根尖方向(上颌牙向上,下颌牙向下),虽然刷毛呈45°角,但通常对病人较容易和较安全的是先与牙长轴平行,然后稍作旋转,与龈缘呈45°角。
2、刷毛角度: 把牙刷刷毛端放在直指龈沟的位置,刷毛约与牙长轴呈45°角。
3、勿使刷毛屈曲: 轻度加压,使刷毛端进入龈沟。
4、颤动牙刷: 以短距离(2~3cm)水平拂刷并颤动牙刷,但勿使毛端离开龈沟,每个区域至少颤动10次。
5、重新放置牙刷: 将牙刷移至下一组2~3颗牙,注意重叠放置。
6、重复拂刷: 在上、下颌牙弓的唇、舌面的每个部位重复拂刷。
7、刷前牙的舌面、腭侧面位置,将牙刷竖放在前牙舌、腭侧牙面,使刷毛垂直并指向和进入龈沟。
缺点:刷牙用力过猛可使短距离拂刷变成为强力磨擦而损伤龈缘。
刷牙应注意的问题
一、牙刷放置的起始部位与刷牙顺序
牙刷放置的起始部位可因人的习惯而异,一旦设定则必须顺序渐进,才能面面刷到。每次牙刷放置的牙位一般占2~3颗牙的距离。每次设置刷5~10次,然后移至下一个邻牙位置,二个刷牙位置之间均应有重叠,下颌牙的唇、颊侧面,一般约9个刷牙位,舌侧面为11个。
二、刷牙范围与时间
为了保证刷牙量的分布能完全覆盖所有的牙面,可根据不同刷牙方法的要求,对每个刷牙区完成所需重复刷拂的次数,一般情况下每个刷牙区需要8~10次。或刷牙时进行计时,如3分钟;因人而异,由于计时操作不能确保刷牙完全覆盖所有的牙面,因此,既计刷拂每个刷牙区的次数;又计刷牙的时间,二者结合可以帮助达到较好的去除牙菌斑目的。
三、刷牙频率
指导刷牙,应强调每天彻底地清除牙菌斑,而不是单纯强调每天刷牙次数。但至少每天应刷牙2次,因为牙菌斑清除后,1~6小时新的牙菌斑又形成。细菌滞留的时间越长,牙菌斑致病的可能性就越大。鼓励入睡前清洁口腔。细菌易于在口腔相对静止的环境中生长繁殖,睡前刷牙十分重要。病人在睡前氟水漱口,或嚼氟片或用凝胶应先清除牙菌斑后再进行,效果较佳。
四、补充刷牙
有些部位刷牙时经常容易忽视的,例如,舌、腭向错位牙。尖牙与双尖牙的附着龈区可能很小,刷牙时常易引起损伤。又如倾斜的牙,下颌磨牙向舌侧倾斜,其舌侧面、暴露的根面,牙骨质与牙本质面;重叠牙或牙间隙宽,需要用竖刷;邻近无牙区的牙面、暴露的根分歧区。以及用右手刷牙者常常忽略了上下颌的右侧尖牙与侧切牙,左手刷牙者正好相反,最后牙的远中面,则应用牙线辅助。
上述这些容易被忽视或难以达到的部位,在刷牙时都应给予特殊的关照,有时需要补充一些刷牙动作,有时则需要用牙线、牙签或间隙刷加以补充。
整个口腔清洁应包括舌的保健。因为舌是口腔微生物的主要集中点之一,唾液微生物的主要来源,舌的菌落不恒定,经常改变。清洁舌可以减少口腔食物残渣与微生物数量,延迟菌斑形成与总体菌斑沉积,有助于整个口腔清洁。可以用牙刷刷洗,也可用刮舌板;但不要用力太重,每天清洁舌,有助口气清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