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椎非融合内固定术后稳定性及相邻节段退变分析
- 发布于 2013-09-17 23:34 来源:赵建武医生
背景:腰椎退变性疾病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腰腿疼。有学者给腰椎退变性疾病下定义为:由于腰椎间盘和关节突的关节软骨及其周围韧带退行性改变致使患者出现腰腿痛(包括机械性疼痛和压力性疼痛)等临床表现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在腰椎退变性疾病治疗中,保守治疗意义重大,但是对于大多数患者保守治疗无法得到预期的疗效,此时手术成为了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唯一办法。手术治疗中的重点在于: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所有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手术中均需要准确的减压,用来缓解脊髓及神经根的压迫。但是减压手术破坏了正常的腰椎生理稳定性,此时重建脊柱稳定性就变得意义重大。植骨融合术作为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金标准”,关键就是植骨融合可以恢复腰椎的稳定性。其中经腰椎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是腰椎融合术中最经典的手术方法,它既能恢复腰椎三柱结构的稳定性,又为植骨的愈合提供了良好的内环境。椎间融合器(cage)的问世,更是椎间植骨的一个里程碑,它能承受更高的脊柱强度负荷,提高植骨融合率,使术后椎体间的活动度完全消除。腰椎退变性疾病手术内固定的选择,以往都是应用坚强内固定装置,它可以给予脊柱更好的稳定性,同时可以提高植骨融合率。但是随着脊柱外科的不断进展,学者们已经意识到了植骨融合内固定患者术后远期疗效较差,部分患者出现症状复发需要再次手术。腰椎非融合内固定系统的研发,正是为了克服植骨融合术后远期复发的并发症。腰椎非融合内固定更加符合脊柱的生物力学原理,是脊柱内固定史上的再一次飞跃。目的:通过对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术前、术后及随访期的影像学资料收集整理,探讨腰椎非融合K-rod钉棒内固定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及其优势。方法:我院脊柱外科自2010年12月至今,共有34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行腰椎非融合钉棒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单一节段行非融合手术22例、腰椎多节段行非融合手术6例、腰椎多节段行非融合与融合联合手术6例;腰2-3节段1例、腰3-4节段4例、腰4-5节段20例、腰5-骶1节段16例,共行K-rod非融合内固定41处),其中随访超过半年患者15例。术前、术后及半年随访期进行腰椎JOA评分,并计算患者症状改善率,计算方法:改善率=(术后评分-术前评分)×100/(总分-术前评分)。同时对全部患者术前常规检查腰椎MR(其中1例因腰椎间盘突出急性期无法平卧而行腰椎CT)及腰椎正侧位片;术后3天内复查腰椎正侧位片;术后半年随访(半年以上随访患者15例)复查腰椎MR及腰椎正侧位动力位片、同时测量腰椎活动度。将各时期的影像学资料进行收集、对比。①测量手术节段及手术相邻节段椎间高度及椎间角度,测量方法:全部患者于我院同一台DR机器下,取放松平卧状态下测量腰椎正侧位片,椎间高度等于上下椎体前缘间隙高度与上下椎体后缘间隙高度的平均值;椎间角度为上一椎体下缘与下一椎体上缘之间的夹角。②术前及随访期MR影像下手术节段终板炎modic改变及手术相邻节段椎间隙颜色(“黑间盘”改变)改变进行对比。③术后半年随访时的腰椎动力位片观察手术节段椎间稳定性变化,方法选择为:椎体移位>4mm或椎间角变化>10°。④随访期测量患者腰椎前屈、背伸及侧屈的活动度,与文献中记载的腰椎正常活动度想对比。结果:通过JOA评分计算患者症状改善率显示,术后及术后半年随访时患者症状照术前均大幅度改善。全部患者常规术后3天内复查X线片示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拔钉、断钉等并发症发生。通过术前、术后及随访期影像学资料收集、对比得到以下结果:①手术节段的椎间高度及椎间角度均略有增加,而手术相邻节段椎间高度及椎间角度略有减小,但是均小于文献中记载的退变评定标准,即与术前相比,椎间隙高度下降>3mm,椎间隙成角变化>5°。②部分患者的术前MR下可见椎间退变性改变(腰椎终板modic改变、腰椎手术相邻节段“黑间盘”改变),术后半年复查腰椎MR,所有退变的椎间隙影像学检查均无进一步加重,部分患者的椎间退变出现好转趋势。③术后半年随访期腰椎动力位显示,腰椎非融合钉棒内固定系统可以维持手术节段稳定性,全部随访患者均无手术节段腰椎不稳出现。④对半年随访患者的腰椎活动度进行测量,对比文献中记载的腰椎活动度,未见明显腰椎活动受限。结论:腰椎非融合K-rod钉棒内固定手术术后患者症状改善明显,手术疗效确切;与传统的腰椎单纯间盘摘除手术及腰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对比,该术式术后并发症明显轻于传统手术术后;半年随访见腰椎手术节段及手术相邻节段稳定性良好,手术相邻节段未见明显椎间盘退变加重。手术节段椎间盘在非融合动态固定保护下可以延缓退变的发生,甚至可以“自身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