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概述
腰椎小关节紊乱是指因外伤、退行性改变及先天发育等因素造成腰椎小关节的解剖位置改变,从而导致腰椎机能失常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本病多由于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和部分韧带、关节囊紧张引起反射性肌肉痉挛,使关节在不正常或扭转的位置上所致。本病属中医“错缝”范畴。
解剖学
构成脊柱的各椎骨除寰、枢椎外均有大小不等,倾斜度各异的上、下关节突,并由此构成关节突关节,属滑膜关节,外有关节囊包绕,内衬以滑膜。腰椎的关节突关节的关节面呈矢状位,关节囊较松弛,在腰部做屈伸活动时,关节突关节也随着其活动,关节腔内的压力也随着运动改变,所以,本病多发生于腰椎的各关节突关节。当突然转身或伸腰直立时,关节间隙增宽,产生负压,将关节滑膜吸入,在快速伸直腰部时被夹于其中,使滑膜受到刺激而出现急性的腰部剧烈疼痛。滑膜受嵌顿后,常致滑膜充血、水肿、关节积液、滑膜增厚、关节囊肿胀,刺激腰神经后内侧支的关节支而产生疼痛,从而出现慢性期表现。
流行病学
多发于腰椎间关节和腰骶关节,本病多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病因病机
腰椎急性扭伤或慢性劳损是本证的主要原因,老年性脊柱的退行性改变则是老年人的常见原因。
由于腰部棘上韧带,多裂肌,腰方肌,腰大肌或骶棘肌等软组织的慢性劳损,使腰椎关节承受不住正常的外力作用,长时间作用,继发性损害腰椎小关节,关节囊,关节韧带,最终导致腰椎失稳。当弯腰过久,或有急性腰部扭伤时,则引起腰椎小关节紊乱,出现腰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腰椎小关节紊乱如错位较大者,则易导致周围软组织损伤,产生吴金星炎症,或是周围软组织水肿,椎间孔变窄,压迫或刺激周围神经,引起神经炎症反应,导致一系列复杂的综合征,除要不肌肉痉挛外引起的疼痛,沿神经分布区域会出现相应的神经反应,如不及时治疗则会造成脊柱力学的改变,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原因。
临床表现
常在腰部活动时发病,腰部剧烈疼痛,难以忍受,以致不能直立弯腰,甚至影响呼吸、咳嗽时可使腰痛加重,常致腰部活动受限。
体格检查时可见脊柱后凸或侧凸畸形,腰部肌肉痉挛,特别是骶棘肌,棘突及棘突间压痛明显,腰部可有叩击痛,腰部深压痛明显,X线可见腰部脊柱生理曲度改变,与未见其他改变。临床诊断,仔细收集病史,认真做体格检查,注意与相关疾病相鉴别。没有特殊的辅助俭查阳性结果。解剖中点压痛点的封闭可作为治疗性诊断。
辅助检查
1、X线腰椎X线片以除外腰椎其他疾病,腰椎小关节紊乱可见腰椎后关节排列方向不对称,腰椎侧弯或后突畸形,腰椎间隙左右不对称。
2、CT或MRI如怀疑为腰惟间盘突出症,需要做CT或MRI检查以资鉴别。
(一)诊断
1、患者多有急性腰部扭伤的病史,腰扭伤常反复发作,同一姿势下可诱发腰习惯性扭伤。
2、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腰部疼痛,腰部肌肉僵硬,弯腰背伸等活动受限,疼痛有时沿腰椎旁向臀部放射。
3、腰部叩击痛明显,病变部位深压痛明显。
4、错位的节段棘突压痛明显,有叩击痛,触诊可发现棘突偏向一侧,棘突旁软组织不同程度的肿胀,触诊有条索样感觉。
5、X线片可见腰部生理曲度不自然,其他无明显改变。
(二)鉴别诊断
本病以腰痛为主,应于以下疾病相鉴别。
1、腰肌劳损腰肌劳损时压痛点常在腰大肌肌腹处,压痛有酸胀感,热敷或休息后症状好转。
2、脊柱肿瘤症状多成进行性加重,夜间尤甚。X线CT或MRI检查可发现腰椎骨质改变可鉴别诊断。
3、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于中青年,常有腰痛伴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卧床休息症状可以减轻,腹压增加可使症状加重。CT或MRI检查可发现髓核向惟管内突出。
4、梨状肌综合征臀部疼痛可放射到整个下肢,臀部的压痛向股后、小腿后外侧及足底放射,沿坐骨神经可有压痛。肌电图提示潜伏期延长,纤颤电位等神经受损表现。俯卧位时可在臀中部摸到较硬或隆起的梨状肌。梨状肌张力试验阳性。
5、棘上及棘间韧带损伤腰部疼痛在脊柱的正中央,棘突间有压痛,无腰部两侧肌肉痉挛。
治疗
(一)中医治疗
本病属于中医“腰痛”“痹病”等范畴。多由感受外邪,或受外力后脊柱失稳,经脉不通,不通则痛,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
1、药物治疗早期多采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方用和营止痛汤加减,后期采取补益肝肾,活血强筋之法,方用补肾壮筋汤加减。
(1)气滞洛阻:腰痛时轻时重,痛无定处,重者腰部活动受限,行走困难,舌苔薄,脉弦数。
治则:理气通络,和营止痛。
方药:活血汤加减:
泽兰15g,制没药10g,制乳香10g,当归15g,丹皮9g,赤芍15g,桃仁10g,红花10g,羌活9g,香附25g,乌药12g。
(2)血瘀络阻:腰部局限一侧,局部瘀肿,压痛明显,腰部活动受限,或有腹胀,大便秘结。舌质有点瘀点,脉炫紧。
治则:行气消瘀,通经止痛。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麝香1.5g,制没药10g,制乳香10g,桂枝10g,苏木10g,麻黄3g,香附15g,当归15g,桃仁10g,杜仲15g,三七6g,甘草15g。
(3)风寒湿痹:多数有腰痛陈旧病史,患者逐渐感觉腰部重着疼痛,转侧不利,遇天气变化明显,遇冷加重,舌淡,苔白腻,脉沉缓。
治则:祛风散寒,化湿通经。
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
独活15g,秦艽15g,防风15g,肉桂3g,白芍15g,细辛3g,当归15g,杜仲20g,牛膝20g,川芎12g,熟地15g,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5g,甘草3g。
2、推拿治疗通过推拿手法治疗,纠正小关节紊乱,是治疗本疾病的关键,通过推拿治疗,往往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1)、舒筋通络患者俯卧位。先以滚法、按法、揉法局部治疗5分钟。
(2)、行气活血于肌腹垂直方向,使用弹拨法弹拨腰背部肌肉,重点弹拨腰部两侧骶棘肌,按揉压痛点,以改善局部肌肉痉挛。
(3)、理筋复位患者坐位,医生站其后面,一手拇指按在偏歪的棘突旁,另一手通过腋下夹住对侧肩部,做腰部前屈、旋转、侧屈、伸直等动作,这时常可听到一声弹响,同事拇指有松动的复位感。
3、针灸治疗针灸可以解除肌肉痉挛,促进炎症、水肿的消散,缓解疼痛。常选用华佗夹脊穴、阿是穴、及两侧的足太阳膀胱经的学位,采用平补平泻法治疗。
4、牵引治疗患者仰卧,常采用快牵后间歇牵引法,刚开始牵引力为15之20千克,适应后逐渐加大牵引力度。
5、理疗可给予患者腰部微波。红外线治疗。
(二)西医治疗
本病西医采取止口服痛药物、肌肉松弛药治疗,局部神经阻滞治疗,经以上保守治疗无效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预防
本病应注意预防,保持良好坐姿及生活习惯,出现本病时应适当休息,避免劳累,注意局部保暖,防止风寒侵袭,适当加强功能锻炼,增强腰背肌力量,增加脊柱稳定性,恢复脊柱力学平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