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是指由于肠系膜动脉的急性血循环障碍,导致肠管缺血坏死,临床上表现为血运性肠梗阻。其原因包括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及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其中以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较多见,临床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误诊率及死亡率均较高。
2002年5月至2008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共收治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27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9例,年龄均在43-76岁,平均58.3岁,均为急性起病,发病至就诊的时间为10h~5d。所有患者均进行彩超检查,进行核磁检查6例,螺旋CT检查17例。所有患者均有急性腹痛,其他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腹胀、恶心、呕吐,腹泻,均有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有4例患者伴有便血,12例患者有明显的腹膜刺激征,5例患者腹部平片显示有明显的气液平面,18例患者彩超考虑有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其余患者因腹胀严重而不能看清。有22例患者诊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5例患者诊断为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病因考虑为动脉硬化。
急诊行手术治疗21例,采取腹正中切口17例,右侧腹直肌切口4例,于小肠系膜根部探查肠系膜上动脉。单纯行肠系膜上动脉取栓术9例,行肠系膜上动脉切开取栓加肠切除吻合术8例,单纯肠切除吻合术3例,肠切除加肠造瘘术1例。保守治疗6例,均为症状较轻者,行抗凝、扩管、禁食水、胃肠减压等对症治疗。
结果显示,手术治疗2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1例于术后5天死于感染性休克,5例患者术后出现短肠综合症,经胃肠外营养等对症治疗后症愈出院,有1例患者术后刀口感染,其余患者恢复良好。6例行保守治疗者均症状减轻,好转出院。有22例患者随访6-12个月,无复发。
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临床上相对较少见,而且极易误诊为其他急腹症,因而容易因误诊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而且此病起病急骤,病情进展快,有较高的死亡率,应引起重视。
一、及时、准确的诊断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以动脉栓塞最为常见,栓子主要来自心脏,如心房纤颤、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肌梗塞后的壁栓、室壁瘤等,随着腔内治疗的增多,也有医源性栓塞的报道。另外,部分患者为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多在原有的动脉硬化基础上形成,常先有慢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的表现,如腹痛、腹泻等症状,但在急性起病时往往与动脉栓塞很难鉴别。本病临床表现的突出特点是严重的症状与轻微的体征不相称,腹痛常非常剧烈,但查体并无明显的腹膜炎体征,可与其他腹部疾病鉴别,但已经广泛肠坏死的患者则也可有明显的腹膜炎体征。本组患者有4例患者伴有便血,有12例患者有明显的腹膜刺激征。另外,合并房颤也是诊断肠系膜动脉栓塞的重要参考依据,本组患者有房颤者16例,其中4例既往曾有脑梗塞病史,均证实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诊断的方法包括超声、核磁、CT、肠系膜动脉造影等,超声检查方便、快捷,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手段,可以明确肠系膜上动脉根部及近端的情况,如能发现有栓子、血栓或者动脉根部血流缓慢、无血流,便有开腹探查的指征。肠系膜动脉造影可明确诊断,但由于其有创性目前应用并不广泛,CT动脉造影(CTA)及核磁动脉造影(MRA)也是重要的诊断手段,但往往需要耽误一定的时间,因此,如果超声检查有阳性发现,则宜直接手术探查,以避免肠缺血坏死或坏死程度的加重。另外,要注意与肠系膜静脉血栓的鉴别,后者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中继发性因素较常见,包括能引起血液高凝状态的各种原因,如肿瘤、口服避孕药、门静脉高压、肝硬化等,询问病史时应注意这些方面的因素。肠系膜静脉血栓多数起病较慢,有较长时间的胃肠道症状,但当急性血管完全性阻塞时可出现剧烈腹痛及腹膜刺激征,此时行彩超或CTA有助于鉴别诊断。
二、确诊或高度怀疑者应及时手术,确定合适的手术方式
肠系膜动脉缺血性疾病尤其是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一旦确诊,应急诊手术,不能确定诊断,但临床上高度怀疑此症,或者已经有腹膜炎体征者,也应及时手术探查,以免贻误治疗时机,及时恢复肠系膜血供,切除坏死肠管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本组患者21例手术,仅死亡1例,死亡率为4.76%,关键就在于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允许一定的阴性探查比率,但一定要避免过于追求诊断的准确性而贻误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包括肠系膜上动脉取栓、肠切除等,近期也有腔内治疗、杂交手术及腹腔镜手术的报道。腹腔镜探查创伤小,如有条件,可作为首选的探查手段,必要时可中转开腹手术,国内也有这方面的报道。如有可能,尽早行肠系膜上动脉取栓,恢复肠管血运,但有时探查结果会为阴性,即在肠系膜上动脉主干无法探查到栓塞或血栓,但已有肠管血运障碍,则可能为分支栓塞。探查结果为阴性或取栓后怀疑仍有残余狭窄者,可行术中造影,后者多为动脉硬化基础上的继发血栓形成,可同时行腔内治疗解除狭窄。
术中对肠管活性的判断至关重要,确保全部切除坏死肠管,同时切除已有栓塞的系膜,在此基础上尽量保留血运正常的肠管,以免术后出现短肠综合征。本组患者21例行开腹探查,其中单纯行肠系膜上动脉取栓术9例,行肠系膜上动脉切开取栓加肠切除吻合术8例,有4例患者于肠系膜上动脉主干未探查到有栓塞或血栓形成,但是已经有肠坏死,考虑是肠系膜上动脉的分支栓塞,行坏死肠管切除,术后给以抗凝、扩管等治疗,效果良好。另外6例患者症状较轻,给以禁食、胃肠减压、抗凝、扩管等保守治疗,均好转出院。
三、短肠综合症的治疗应循序渐进,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短肠综合征是广泛肠坏死行肠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可发生严重的腹泻、水电解质失衡及营养不良,如处理不当,患者很难生存,但随着合理的饮食管理,时间的延长,残余小肠的吸收功能可逐渐发生代偿性增强。本组患者有5例术后出现短肠综合征表现,术后早期给以静脉高营养,随后逐渐给以经口进食,逐渐减少静脉营养的用量,增加胃肠道进食量,最后都停止静脉高营养,症愈出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