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额颞顶部大面积颅骨缺损颞肌外修补术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额颞顶部大面积颅骨缺损病例的手术方法及效果。 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45分钟,一例术后早期部分皮瓣边缘发黑,给予间断拆线后,愈合良好。1例出现少量皮下积液,未予处理自行消失。结论:应用CT三维重建技术的三维钛网行额颞顶部大面积颅骨缺损颞肌外修补术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患者容貌恢复满意,有推广应用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男15例,女5例。年龄17岁~45岁。患者均为颅脑外伤手术后。患者缺损部位均为额颞顶部其中单侧19例,双侧1例。缺损面积均>12cm×15cm,单侧最大缺损面积15cm×20cm。
1.2 修补材料 20例患者均采用美敦力公司基于CT三维成像技术制作的数字化三维钛网。
1.3 手术方法 常规麻醉和消毒后,沿原切口入路,严格按颞肌外、帽状腱膜下间隙自后向前,自下向上逆行钝、锐性游离皮瓣。骨窗上、前、后缘剥离骨膜显露颅骨,术中钛网放置后张力较大者则游离帽状腱膜下缘,颞肌下缘不显露。将钛网无压力置于颞肌表面,钛网下缘距颧弓2-3 cm,以6-8枚钛钉固定于骨窗前、后、上缘。放置皮下引流管,接负压吸引器。术后常规预防感染,24―48小时后拔出负压引流。
2 结果
20例恢复良好,1例早期部分皮瓣边缘发黑,给予间断拆线后,愈合良好。1例出现少量皮下积液,未予处理自行消失。平均手术时间45分钟,术后患者容貌恢复满意。术后经6-24月随访未见颞肌萎缩及其所致张口困难、咀嚼疼痛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3.1颅骨修补的目的与材料的选择 额颞顶部大面积颅骨缺损,由于患者颅骨缺损范围大,易于出现“皮瓣凹陷综合症”,而颅骨修补术后可改善缺损同侧及对侧脑血流,故应早期行颅骨修补。而数字化三维钛网因手术时间短,手术操作简便,患者术后容貌恢复好已得到广泛临床应用[1]。
3.2颞肌外修补及并发症防治 对于额颞顶部大面积颅骨缺损患者,颞肌下分离时颞肌出血明显,且易分破“新生硬脑膜”发生脑脊液漏引起顽固性皮下积液。分离后使局部供血减少,更易导致癫痫发生。所以本组病例都选择颞肌外修补。我们以64排螺旋CT进行重建时对颞肌及颅骨进行一体化重建,在了解骨窗情况同时了解局部颞肌厚薄及与骨窗的关系,并在钛板塑形时使钛板上下径小于骨窗,使钛板下缘距颧弓约2~3cm,预先留出颞肌通过空间,修补时钛网仅无压力置于颞肌表面,钛钉固定仅采用前、中、后三边固定。这样钛板对颞肌无压迫,未经修剪的钛板边缘光滑整洁,颞肌收缩时摩擦小。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小因压迫及摩擦粘连导致的颞肌萎缩。本组病例术后经6-24月随访未见颞肌萎缩所致张口困难、咀嚼疼痛等不良反应。而预先游离上、前、后缘帽状腱膜及持续负压引流能有效减少皮肤坏死。
相关文章